新闻是有分量的

张振新与先锋的16年沉浮录(3)

2019-10-07 02:53栏目:财经

“摊子过大,涉足的领域过多,有些不熟悉的领域交了很多学费,投资亏损估计上百亿元,比如2017年收购平安证券,2018年又以每股12.08港元入股绿城中国,斥资21.14亿元,目前股价接近腰斩;2018年比特币大跌,为了止损大量抛售低价甩卖矿机和矿场。”一位先锋集团员工说道。

数据显示,先锋系上市公司中新控股、弘达金融控股和平安证券集团控股去年净利润均为负,最多亏损超10亿港元。截至10月3日,今年以来,中新控股股价暴跌87.88%,停牌前股价报每股0.012港元,弘达金融控股股价跌75.45%,报0.027港元,平安证券集团控股股价跌幅为68.78%,报0.074港元。

事后,张振新也曾在内部反思,“集团过去涉足的业务范围过大,存在一些机构管理失误。”

不过,当时踌躇满志的张振新并未察觉到危机已悄悄逼近,并带来后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2018年初,距离先锋集团最初成立已有15年光景,张振新对先锋的未来充满希望,提出了未来15年先锋集团要成为亚洲领先金融科技企业的阶段性目标。春节前,张振新更是给全体员工致信,表示将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加大投入。

先锋集团CEO张利群还清晰地记得,在2018年1月7日,他参加先锋集团的执行董事会议时张振新引用了两个说法,一个是王阳明的“耐冷,耐苦,耐烦,耐闲,不激,不燥,不竞,不随”,另一个是郭鹤年的“做事要专注,要有耐心;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成功不忘回馈社会”。

危机来临

谁也想不到,转折来得如此之快。下一个15年目标刚刚进行半年左右,先锋集团的麻烦便接踵而至。

“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夏天,不得不承认,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张振新2018年7月在内部公开信中说道。

早在2015年,互联网金融爆发式增长的这年,总成交量超过740亿元的“e租宝”被查引发行业内震。随后的P2P跑路、裸贷等恶性事件频发,校园贷也引起了社会关注。

此后,互联网金融监管进入密集期。自2016年10月起,一波又一波的监管重拳频落地,尤其是2017年发布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打响了对互金行业“从严监管、重拳治市”的第一枪。

进入到2018年,金融严监管时代到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发布,要求重点整治的P2P网贷、股权众筹、互联网资产管理、第三方支付等领域,原定于2017年3月完成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将延期一年左右,新整改大限为2018年6月,届时若平台还没整改完就将被取缔。

行业迎来了真正的大洗牌。

“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投资过于宽泛,几乎倾注了全部物力财力,但大环境变化下,根本来不及刹车和掉头。”一位先锋集团前员工分析道。

2018年下半年,先锋集团先是被爆出旗下私募恒信八号逾期,逾期规模近1.5亿元。而后被爆出针对内部员工的东方红理财产品逾期,总额约1亿到2亿元。

到了2019年,事态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019年3月,先锋集团核心平台网信证券资管产品“信锋35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被爆逾期,涉嫌自融自保。随后,网信证券名下银行存款约1.9亿元被查封、冻结。5月,网信证券正式被监管机构风险监控,成为十几年第一家被风险处置的证券公司。

7月,中新控股发布公告,股票7月8日起停牌,并待期后发布有关其中国全资子公司先锋支付有限公司有关不合规详情的公告。近期又发布公告称,有关部门现场检查后,先锋支付已暂时停止营运。

同样在7月,有投资者爆出,网信理财产品不能提现,其中还包括了不少先锋集团自己的员工甚至高管。

7月4日网上流传一张凌晨的聊天记录截图,记录中网信集团CEO盛佳称网信平台将良性退出。

截图一出,瞬间点燃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据先锋集团内部人士透露,确实存在部分项目逾期,集团确实有关于网信是否退出P2P的讨论,但当时并未达成一致协议,盛佳的发言为乌龙操作,随后立即撤回了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