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专访任泽平:五大看点深入解读中国当前经济形势 未来不必过度悲观(2)

2019-09-15 19:04栏目:财经

面对产业链转移,要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到中高端,落实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价格、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当前中国出现的产业链转移趋势,一方面是中 美贸易 摩擦导致企业预期不稳;另一方面是中国发展到现阶段,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然结果。面对当前出口下滑、投资不振以及产业链转移问题,可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构建新型产业分工体系,实现价值链重构。

降息时机到来,LPR机制改革是一项重大创新

证券时报记者:您之前的报告提到中国应该降息,但央行并没有实施。根据当下的环境,您是否还坚持中国应该降息的看法?原因是?

任泽平: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势依然严峻,核心CPI下行,PPI连续两个月为负,实际利率上升,企业利润承压,有必要降息。

从金融看,7月社融、信贷、M2数据全面回落,宽货币到宽信用政策效果较差。社融领先实体经济和投资,意味着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从三驾马车看,出口低迷,在全球经济下行和中 美贸易 摩擦升级背景下,全年出口大概率为负增长。投资不振,出口不景气叠加PPI通缩使得企业盈利承压,制造业投资低迷;房地产融资全面收紧,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新增专项债难以弥补土地财政下行的缺口,加上严控隐性债务,基建投资反弹力度有限。消费下滑,6月数据因“国五”标准汽车强力去库存短期冲高,7月排除扰动后重新回落。消费与居民就业、收入高度相关,7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PMI从业人员指数仍为十年低点,就业压力大,收入增速下行,股市房市财富效应较弱,居民杠杆率高挤压消费。

从通胀水平看,排除猪瘟和雨季影响的核心CPI保持稳定,PPI时隔3年转负,企业利润下滑、实际利率上升,总体上CPI和PPI均不会对货币政策产生掣肘。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见顶回落,美国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全球降息潮来临。因此,综合当前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来看,货币宽松的空间已经打开,降息时机已经到来。

证券时报记者:8月中旬,央行发布公告称,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您如何评价央行推行的LPR形成机制改革?

任泽平:央行推行的LPR形成机制改革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项重大创新。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不畅,政策利率、银行间市场利率、交易所市场利率、贷款利率及非标利率均存在割裂,尤其是由于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存在,使得宽货币政策难以传导至与实体企业融资最为相关的实体经济融资利率。此次LPR机制改革,实质上就是为贷款利率定价提供新的市场化定价基准,推动银行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直接挂钩,是“市场化、改革式降息”措施,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但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观察其效果的有效性及经济金融领域的深层次矛盾。8月20日新报价机制下的LPR发布,改革第一天仅实现小幅降息,对实际利率影响并不大,未来仍需加大利率渠道疏通力度。此外,当前除“融资贵”外,“融资难”问题突出,流动性分层、融资身份歧视是当前实体企业融资传导不畅的重要原因。面对内外部复杂严峻形势,未来改革力度可以再大一点、步子可以再快一些,综合使用多种方式推进改革。

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人民币具备升值基础

证券时报记者:不久前,人民币正式破7,您对人民币汇率走势怎么看;对当下居民的资产配置,有没有具体的建议。

任泽平:汇率不仅是两国(地区)货币的相对价格,其变动从长期来看更体现了各国(地区)经济基本面运行状况的相对强弱,但短期内利差、通胀、预期等因素也将影响汇率。本次人民币汇率破7是十年来首次,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中 美贸易 摩擦再度超预期升级,二是中 美经济周期相对分化,三是中国维护货币政策独立性,打开货币政策空间,四是美元走强,促使非美货币贬值。

其中,2018年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除受经济基本面影响外,主要受中 美贸易 摩擦的主导,在中 美贸易 摩擦升级的关键时间段人民币均大幅贬值,而在摩擦阶段性缓和的阶段升值。8月初人民币贬值的直接原因在于中 美贸易 摩擦升级。当地时间8月1日特朗普宣称将于9月1日起对华剩余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引发市场对谈判前景不乐观的预期,影响出口、顺差和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