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专访任泽平:五大看点深入解读中国当前经济形势 未来不必过度悲观

2019-09-15 19:04栏目:财经

从2016年的6.7%,到2017年的6.8%,再到2018年的6.6%,近3年里,中国GDP增速显然已经离开了高速增长通道,而早在2015年4月时,现任恒大研究院院长的任泽平博士就预测到“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可能从快速下滑期步入缓慢探底期,未来3年经济将呈L型”。

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任泽平表示,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势依然严峻,核心CPI下行,PPI连续两个月为负,实际利率上升,企业利润承压,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经济见顶回落,美国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全球降息潮来临,因此无论从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来看,货币宽松的空间已经打开,降息时机已经到来。

在此次专访中,任泽平深入从中 美贸易 摩擦,当下产业转移,以及央行推行的LPR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走势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总体来看,中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改革开放、推动国企改革、升级制造产业、发展创新科技方面都在发力,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也不必过度悲观。

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改善营商环境

证券时报记者:关于中 美贸易 摩擦,您觉得,阻碍双方达成协议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近期《美国工厂》热映,您有看过吗,怎么评价这部电影所反映的中 美产业现实?

任泽平:我们可以从中 美贸易 摩擦的进程和美方根本诉求出发,美方并无诚意与中方达成协议,且达成协议并不代表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经贸摩擦只是幌子,根本在于遏制中国。

中 美贸易 摩擦打打停停,但总体上形势不断升级。美方对华加征关税的商品规模不断扩大、税率不断提高,从贸易 摩擦持续升级至科技战、金融战、地缘政治战、舆论战等全方位博弈。

事实已经十分清楚了:美方试图通过贸易战收取关税利益并让制造业回流美国,通过科技战遏制中国创新活力,通过金融战获得更多打击中国经济的手段,通过地缘战搞乱中国及周边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通过舆论战混淆是非欺骗世界人民,最根本也是最本质的是遏制中国崛起、维护美国霸权,这就是底牌。阻碍双方达成协议的根本原因也是基于此。

中 美贸易 摩擦从狭义到广义有四个层次:缩减贸易逆差、实现公平贸易的结构性改革、霸权国家对新兴大国的战略遏制、冷战思维的意识形态对抗。缩减贸易逆差可以通过双边努力阶段性缓解,但如果美方单方面要求中国做出调整,而不彻底改变自身高消费低储蓄模式、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美元嚣张的超发特权等根本性问题,美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从根本上削减,无非是类似当年美日贸易战之后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从日本转移到中国,未来再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在实现公平贸易的结构性改革方面,中国可以做出积极改革,这也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这些都难以满足美方战略遏制中国高科技升级和大国崛起的意图。

《美国工厂》影片最大的矛盾是美国工人效率与福耀工厂的利益冲突,本质是中 美文化差异以及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不同,是全球化浪潮下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但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下游。美国已经进入到高福利阶段,人工成本大幅上升,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至更有比较优势的东南亚等国家(地区)。

(任泽平团队最新初版的新书《全球贸易 摩擦与大国兴衰》,深度探讨了中 美贸易 摩擦的本质是什么、影响有多大、未来怎么演变、如何应对等问题,感兴趣的童鞋可以自行购买。》)

证券时报记者:当下产业转移成为舆论的焦点,尤其是越南和印度的崛起,分流了部分中国制造业,对此现象,您如何评价?中国如何进一步保持在制造业的领先地位?

任泽平:美对华加征关税引发订单从中国转移至越南等地。2019年1-7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减少至-12.3%;但越南对美国出口增速33.2%,较2018年全年上升27.4个百分点。目前来看电机电气和机械器具两大行业转移最为明显,加征关税后美国将机电、机械行业进口转移至墨西哥、越南、中国台湾、加拿大等地;就市场开发潜力看,未来全球产业链:美国进口将逐渐转移至越南、韩国、中国台湾等地,中国出口将逐渐转移至德国、中国香 港、印度、越南等。

越南成为中 美贸易 摩擦主要受益国,且持续开展对外贸易活动;越南的企业经营成本较中国低,当前越南的劳动力价格、地价、租金、房价、企业税负、水费、汽油、柴油和电力价格分别相当于中国的31.8%、68.6%、15.2%、10.4%、80%、51.5%、84.5%、78.3%和87.5%。但中国的营商环境排名较越南靠前23位,在开办企业、执行合同等多方面好于越南,外商投资总额是越南的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