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频陷违约局 三方财富模式悖论与反思(2)

2019-07-21 04:07栏目:财经

从监管的角度而言,三方模式存在的根基同样值得推敲。监管对金融产品的代销有资质要求,《证券投资基金法》一直有配套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要求基金销售必须有销售资格。

“事实上,这个主要是针对公募基金,对私募基金的代销一直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算是个灰色地带,而且也是利用了分业监管的漏洞,比如信托产品本身是银监系统监管下的,通过有基金销售资质的机构展开的代销行为,则又属证监监管范围,很多问题就不了了之了。”一位私募机构人士对记者说。

盛极而衰

资管圈,很多人对2008年之后的“盛世景象”记忆犹新。

三方财富管理这种高度依赖渠道和客户资源的轻资产机构,天然就有以“开枝散叶”的方式向外扩散发展的趋势。回头来看,大量财富管理公司都脱胎于早期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相应部门;这些新贵财富公司们又继续分流出团队组建出了更多新的财富公司。

据梳理,目前规模较大的三方财富公司中,钜派投资、诺亚财富、利德财富、新湖财富、恒天财富等均属于信托或证券资管系财富公司;宜信、先锋、红岭创投等则是从早期的P2P模式发展而来;此外还有依托于资讯数据、线上平台等成立的公司,比如好买财富、私募排排网、天天基金等,亦是广义上的三方财富管理公司。

一位资深理财师向记者回忆道,那些年的行业氛围与今天全然不同,傍晚去小区里陪大妈们跳几场广场舞、社区活动场所里跟大爷们打打牌下下棋,轻轻松松就能拉来几千万。

“那时候利差高,诺亚代销中融的房地产产品能给到4个点的代销费用,房地产的成本有16-18个点。”一位信托人士对记者回忆道。据了解,目前三方代销的费用多在1%-2%之间。

2013-2016年,钜派投资的净收入增幅分别为167%、73%、150%、90%;诺亚财富的净收入增幅分别为84%、52%、39%和19%。

整个市场资金收益率的下降使得三方财富的利润空间大为压缩,因此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纷纷开拓代销以外的新业务,比如向上游的资产管理领域拓展,向私募股权领域切入等。

目前,大的三方财富公司均有资管公司,并且大肆切入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以诺亚财富为例,2019年一季度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711亿元人民币。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达1011亿元,占比60%左右。

除了宏观环境变化,利差收窄以外,此轮金融强监管背景下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也令三方这种本身就在监管缝隙中生长壮大起来的机构,受创严重。

一方面,三方依赖于传统机构获取资产,在去杠杆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本身也陷入“资产荒”的局面,更鲜有资产可流入三方。

其次,三方财富公司一直视其掌控的高净值客户为核心资源,但现在的形势下,一方面,这些投资人开始调整投资理念,重新审视投资风险,另一方面,证券公司、信托等传统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大财富端的建设投入等。

钜派投资年报显示,2016年-2018年,其活跃客户数量分别为10218、12825、8638名,活跃客户数已有锐减态势。

问题和反思

记者采访中接触到多位曾经任职于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如今去向传统金融机构的人员,他们均向记者感慨称,去了传统金融机构后,回过头来看才发现当年在三方财富公司的那些做法有多乱,其中暗藏了多少风险。

一个明显现象是,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理财师将产品销售出去,销售的产品五花八门,几乎涵盖所有产品类型,信托、保险、固收的以及浮动收益的基金,甚至金交所产品等等,其中部分产品结构复杂风险较高,而三方招聘理财师几乎没有门槛和经验要求,大专学历即可,“金融这么复杂专业的东西,就招一些没有经验的大专生怎么可能把产品讲清楚?”

一位上海地区的三方公司理财师向记者回忆其进入行业时的状态,其此前完全没有接触过金融行业,招聘进入公司之后,经过短暂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企业文化宣传、股东背景宣传、产品相较于其他产品有吸引力的地方等。

诺亚财富年报显示,2016-2018年间,诺亚的理财师(relationship manager)数量分别为1169、1335和1583人。

不过,据了解,随着近几年大范围的风险事件发生,为避免与爆雷产品沾染上关系,理财师行业流动极其频繁,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之间相互流动、从三方财富公司流向信托公司的情况最为常见,在此背景下,招聘要求也严格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