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半年报 | 阳光100:艰难爬坑 阵痛转型(2)

2019-08-30 20:02栏目:财经

不过,即便净负债率有所下降,其下降原因依旧归结于项目的出售。206.1%的净负债率,对阳光100来说,仍然超出其基本面的掌控范围。这也就意味着,高企的净负债率,或成为阳光100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半年报 | 阳光100:艰难爬坑  阵痛转型   -中国网地产

转型不易   该如何实现盈利?

成立至今20年,阳光100年销售依然只有几十亿,甚至出现业绩倒退的迹象。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上市元年,阳光100的营收达71.04亿元,2015年降至64.18亿元,2016年这一数字为69.65亿元,净利润也从8.1亿元一路下滑至2.31亿元。

与此同时,边缘化发展的阳光100,距离核心城市日渐遥远,在一二线城市收获土地资源,更是难上艰难。转型还是继续住宅?在2016年开始,阳光100毅然踏上转型之路。然而,转型之路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2017年,阳光100在实现净利润5.93亿元,同比增203.5%之后,2018年的阳光100净利又下降71% ,归母净利润亏近三千万元。

三年后的今天,阳光100仍表示,坚定、下决心离开住宅主流房地产市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创新产品线。2019年上半年报显示,阳光100已形成“1+3”品牌战略,“1”是聚焦年轻知识精英等,“3”是共享式服务公寓(喜马拉雅)、文化街区(凤凰街)和复合型社区(阿尔勒)。

阳光100管理层在公开场合称,新业务采取的是租售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现金流的稳定。不过,据公开资料显示,喜马拉雅共享式公寓主要大部分是以出售为主,而文化街区中,70%出售,30%自持,统一运营。

尽管三条产品线在阳光100内部独立发展,形成了垂直的专业线,但众所周知的是,三种新业态有着共同的特点,即比住宅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于本就缺钱的阳光100来说,如何保证稳定的现金流?资产出售带来只是短期收益,长远来看呢?

在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规模和效益成为房企融资重要指标的背景下,想从住宅市场剥离的阳光100,更将失去通过规模化,进而好融钱、融到更多钱的机会了。这个阵痛期,阳光100,又该如何度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