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戴志锋:从包商银行看金融监管 箱体中找平衡点

2019-06-04 00:04栏目:财经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戴志锋

  市场没必要担忧金融监管力度过大。金融监管力度会比较平稳。

戴志锋:从包商银行看金融监管 箱体中找平衡点

  “包商银行”托管在金融政策的位置。“稳增长”仍是金融政策排序中最优先的目标;第二个目标: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的两个方向:一是夯实去年的监管工作成果;二是存量风险要适时的暴露。“包商银行”就是存量风险的处置,考虑点:1、存量风险处置的时机的选择;2、处理存量,有利于控制增量;3、处理存量,才有助于调整结构。

  金融监管、货币政策未来在“箱体”运动。未来金融政策下有“底”,上有“顶”。1、金融政策有“底”,是因为要稳经济增长,所以货币总体宽裕,金融监管政策不会很严厉,不会重复18年上半年的故事。2、金融政策有“顶”,是因为政策要防范金融风险,货币就不能太泛滥,很难再次出现1季度情况;金融监管同时着力化解存量风险,以及调整融资结构。

  市场没必要担忧金融监管力度过大。金融监管力度会比较平稳,原因有两点:一、稳经济是最重要的。目前最大压力是来自于实体不是金融;金融监管还是得围绕着实体来展开,目前不具备严厉监管的外部条件。二、政策是具有很强学习能力的。

  详细分析参见我们前期报告:包商银行,会是个案吗?政策意图在哪?

  投资建议:1、我们经济去杠杆还在路上,模式是“时间换空间”:下滑斜率缓慢,同时见底的时间就比较漫长。2、存量经济和金融供给侧改革是大背景,金融行业分化加剧,头部金融机构受益。3、5月以来,我们一直强调防御,银行股具有防御性。近期我们还是推荐偏防御的优质银行组合:工行、建行、农行、招行、宁波等。

  风险提示事件:经济下滑超预期。金融监管超预期。

  

  “稳增长”仍是金融政策的最重要地位

  2018年-2019年金融政策回顾。2018年上半年基本处于非常紧的去杠杆的一个金融监管的状态;2018年下半年明显发生变化,转向支持实体经济为主,这个时候对银行本身的业务层面或者银行往外放钱的约束显著放松,银行行为变化也有个过程。2019年1季度银行行为全面放开,出现天量社融;金融监管在4月份进行了微调。

戴志锋:从包商银行看金融监管 箱体中找平衡点

  “稳增长”仍是金融政策排序中,最优先的目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个讲就是“要稳增长前提防风险”。在政策的优先顺序上面,稳增长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从这个角度说,金融总量上的进一步的收紧,或者是金融监管力度很大,在2019年是看不到的。

二

  

  金融政策在“保增长”前提下,防范系统性风险

  金融政策的第二个目标:防范金融风险。今年银保监会年初的工作会议提的非常明显,要把防范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的结合。基本反映了今年监管的两个任务,一个是支持实体经济,另外一个就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风险的工作主要在两方向:方向一,夯实去年的监管工作成果。例如原来的有些金融同业空转的部分,未来时不时还会强化一下。方向二,一些存量风险要适时的暴露。例如信用风险上面,要求银行的不良偏离度、不良的真实度要不断提升。最近出了新的资产分类的标准征求意见,这些都是在不断地强化资产的分类,让它更加的真实,充分的暴露出来。

戴志锋:从包商银行看金融监管 箱体中找平衡点

戴志锋:从包商银行看金融监管 箱体中找平衡点

  “包商银行”就是存量风险的处置。1、存量风险处置的时机的选择。存量风险是已经发生的,不是说刚刚发生的,也不是未来要发生的;所以,这些风险,不管实体怎么运行,迟早要化解,而且早化解比晚化解好,这是这个时间处理“包商银行”的重要考量。2、处理存量,有利于控制增量。制度完善,监管补短板,例如银行公司治理监管的强化、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这样把新的增量风险控制住,实现增量风险的控制。3、处理存量,才有助于调整结构。一些高危的机构,因为它如果长期存在,这些机构风险高,对资金定价就会高一点,如果这种机构不能退出的话,跟僵尸企业一样,它会外溢,因为它对资金的需求比较渴求的话,会把资金成本拉的非常高,这样会拉高其他机构的成本。这导致了金融系统定价的扭曲,和资源配置的扭曲。

戴志锋:从包商银行看金融监管 箱体中找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