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 | 外资连续10月增持中国债券 债市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2)
此外,富时罗素已将中国债市纳入其新兴市场国债指数、亚洲国债指数和亚太国债指数,但仍未纳入其旗舰指数(WGBI)。该指数追踪资金规模约为2万亿美元至4万亿美元,若成功纳入,中国国债所占权重将达5%至6%。事实上,中国债券被纳入国际三大指数意义深远。对此,何南野分析称,中国债券纳入到三大国际指数,说明国际市场对中国债券的认可,一方面将加大国际资金投资我国债券市场的步伐,有利于提升我国债券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有利于丰富我国债券市场的品种创新,也有利于提升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对我国债券市场的改革形成有效推动,促使国内债券市场不断与国际接轨,使得无论是机制体制还是服务创新上,都能得到较大的完善,从而逐步形成一个更加规范、更加透明的国际化债券市场。何南野补充道。陶金表示,中国资本市场之前开放不足、发展不健全、制度不规范,是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发展的因素。但近年来债券、股票市场互联互通、境外投资者额度取消、外资进入养老金市场等里程碑事件大大加快了开放步伐。在此背景下,债券被纳入国际指数,这体现了前期开放的成果,也在加快提升了市场竞争性的同时,引入了更为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更加理性的机构投资资金,从而推动债券市场加速健康发展。陶金补充道。未来,如何不断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何南野指出,一是继续加大对体制机制的改革,提升国际化步伐,在各方面不断向国际标准金融市场接轨,为吸引外资提供更好的制度基础。二是提高外资出入境内的便利性,降低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国内证券市场的门槛和限制条件,减少复杂的审批备案程序。三是对债券市场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不良债券的进入,提升债券的质量,从而在风险和收益率方面对外资形成更有效的吸引力。四是加大债券市场创新,丰富债券市场的投资品种,让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都能在国内债券市场找到合适的投资品种。可从内外两个方面持续推进。陶金建议,首先,提高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质量,提升投资者信心,包括根本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强信批等监管力度和严格相关奖惩和退市制度等机制性的环境改善。其次,有序放宽准入政策力度和范围,在引入健康的外资竞争力量同时,在监管政策内容、各项执行标等进一步趋向国际化。此外,以健全的证券法律制度和严格执法为保障,形成公平、竞争、透明的资本市场投资环境。(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