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全域旅游发展的陕西探索(3)

2019-09-27 04:11栏目:旅游

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第三方测评工作,每季度通报各市服务质量排名,加强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旅游企业红黑榜和联合惩戒制度,推进全省旅游行业品质提升。迅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强化旅游安全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强化旅游项目管理,加大农家乐规范整治力度,在生态优先前提下,实现旅游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方面,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进一步和谐。以城边、景区边、旅游廊道边、旅游村镇边洁化、绿化、美化为重点,强化全域旅游环境综合整治。西安市“五路”两侧增绿美化行动、宝鸡市加大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环境整治、汉中市“三建设一整治”工程等成效显著。制定印发了《关于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扎实开展旅游扶贫,“十三五”以来,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6.21亿人次,收入834.5亿元,旅游扶贫惠及贫困人口16.56万人。宝鸡市大水川景区“旅游+扶贫”做法得到李克强总理的充分肯定,宁陕全域旅游促进扶贫工作得到中央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推广。

整体营销方面,凸显区域旅游品牌形象。以“文化陕西”和“了解中国从陕西开始”整体旅游形象为统领,先后赴美国、英国、德国等13个国家和北京、上海及港澳台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50多场次,成功举办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全球旅游目的地营销峰会暨世界文化旅游大会、“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榆林过大年、汉中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全面提升了陕西旅游在全国的影响力。

全省各市县为打造县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加大营销宣传的财政投入,积极构建多部门多主体联合推广的新机制。通过举办体育赛事、节事节庆活动,提升城市知名度;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微电影等新媒体开展宣传营销,西安市永兴坊抖音作品《摔碗酒》成为营销的爆款短视频。强化区域合作营销,参与全国城市旅游联盟,建立了黄河金三角旅游联盟、秦岭旅游联盟等,形成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局面。

创新示范方面,形成了很多典型经验。各市县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把创新作为核心和根本,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各个环节。石泉县的四大班子齐抓全域旅游等领导机制创新、旅游项目贷款贴息,蓝田县民宿发展奖励等政策创新,华阴市国道改线工程,临潼区“厕所革命”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升,太白县打造5A级县城等创新做法对全省、全国具有推广价值。

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以来,旅游产业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2016年至2018年,全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6.0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4621.6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8.47%、25.39%。旅游业对全省经济社会的综合贡献率不断提高,据2018年旅游统计测算结果,旅游业直接增加值和综合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是8.41%和15.48%;旅游就业占到全省就业总人数的12.33%;旅游业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1.23%;旅游业直接实现税收占全省税收总额的比重为9.27%。

临潼区依托优势资源,与曲江新区合作建设了27平方公里的旅游休闲度假区,以“旅游、休闲、度假、体验”为发展定位,以“旅游+”和产业融合为发展路径,构建“一心一带三湖四区五谷”的空间布局,形成了休闲度假、旅游购物、健康体检、温泉体验等多业态产业集群。

华阴市大力实施“旅游立市、文化兴市、产业强市、生态美市”发展战略,全力支持全域旅游创建和旅游产业发展,以贯通市域旅游景区、构建全域旅游大环线为重点,建设形成了“四纵四横一环线”的城市路网格局。

石泉县通过“配套资金、项目捆绑、金融投资、招商引资、社会融资”等,共配套投入旅游产业资金20.62亿元,设立10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推进村旅与镇旅融合,建成4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7个省级旅游示范村,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

坚持标准导向 强力推进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

3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按照文化和旅游部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创新举措,加大投入,分工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随着创建工作的逐步深入,一些短板和问题就暴露出来,特别是党政统筹力度不够、体制机制改革不够深入、政策创新力度不够、公共服务不够完善、核心景区吸引力不够、融合发展力度不够、要素产品品质不优、整体品牌宣传投入少等问题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