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中国医疗激荡二十年 大势中的挣扎与创新(上篇)(4)

2019-04-11 20:56栏目:健康

对于刚需类的专科(肿瘤、脑科、儿科、康复),他们的特点是整体市场供不应求,比如儿科、康复、肿瘤都比较明显,但同时供给资源不易获取,比如是整体市场供给比较缺乏如儿科医生,或者是核心资源都在公立,如肿瘤、脑科等,所以机构做好医疗资源的储备是制胜的关键,主要的盈利逻辑是提供稀缺供给满足刚性的需求,比如三博脑科、武汉亚心等都是在专家资源上非常的突出。同时,刚需类的专科辐射半径都会比较大,由于患者必须要治疗,因此会跨市甚至跨省寻求医治,如果医疗资源过硬,市场一般不是问题。

但由于不是消费升级引导形成的需求,而是自发的,患者的经济水平往往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根据自身消费能力都倾向于医保的覆盖。

另外刚需类的专科如果实力很强的可以直接2C端来做,但大部分前期还是需要2B端通过大型公立来进行相应转诊。康复这个学科比较特殊,虽然是刚需,但C端客户一般不具备这个知识,很多需要通过B端转借,前期大量资源需要做渠道开发而不是品牌宣传。

未来康复能否被一般消费群体认知,吸引更多的来自于患者的需求对市场发展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未来康复的治疗环节能否整合进标准的临床路径,并被医保覆盖,也关系着B端市场的开发节奏。

以上简述了医疗服务类市场参与者是如何受制于过去二十年形成的固化特征: “强势公立—弱势医保—产品附庸”,以及“政府—事业单位—医学院校—公立医院—医保”的影响和束缚的。

互联网医疗

除了医疗服务这个板块相对挣扎外,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同样经历了相当的困境。从最初的互联网巨头及几家明星创业公司都期望“颠覆传统医疗”,彻底解决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到现在大部分生存下来的互联网公司都在积极服务于公立甚至政府、服务于医生专家,而像平安好医生这样能生存下来的B2C远程医疗平台其实是依靠了平安集团内部保险的大量采买,而一些老牌远程医疗B2C企业目前虽然流量很大估值也不低,但仍未有明确的盈利模式。

相比美国而言,中国的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阶段非常的初级。中国的互联网医疗仍然停留在以挂号、预约、内部信息化、营销推广这个层面,当中的核心诊疗、慢性病管理、整合医疗(HMO)、医疗大数据等部分虽然都有尝试,但处于尚无盈利模式的阶段。

说到这里我们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中国的互联网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现在这几项技术已经成熟,而且很多项目无论是在消费级应用上还是临床级应用上,都已经有明确的有利于患者治疗同时节约费用的效果,为何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进展会大幅慢于其他领域呢?

原因很明确:公立三甲没有动力,项目没有支付方覆盖。

第一,在“强势公立—弱势医保—产品附庸”逻辑中,公立机构没有任何动机去尝试能够提高效率、控制费用的措施,采购互联网产品也不会给自身带来更多的利益,反而有时会削弱自身的地位。

第二,在“政府—事业单位编制—医学院校—公立医院—医保 ”的体制压制下,创新项目缺乏医保的支付,当然也没有商保的支付,很多情况下依靠自费。这是很多创新项目的通病,很多创新的设计、技术、医疗在小范围内尝试有效,但由于没有医保覆盖,而商保又很小,因此单独依靠自费是很难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的。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互联网B2C产品在很多时候都是不讲道理的,能通过病毒式传播迅速颠覆原有的行业特点,而是传统行业改而遵循互联网的规则和属性,为什么在互联网医疗B2C无法创造新的行业规则?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方面原因,的确,在很多行业互联网都成功的颠覆了传统行业,比如阿里京东之于零售,携程之于旅游,滴滴之于打车,大众点评之于餐饮,Airbnb之于民宿。但这些行业一般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供给过剩,比如零售、旅游、餐饮,第二是如果是供给不足的话,需要能够调动或创造供给,比如滴滴除了能够通过加价调动出租车外,还创造了快车、专车。Airbnb同样组织大家创造了很多的民宿机会。但在医疗领域,专家资源即是供不应求,又是无法调动和创造的。

第二个原因,互联网医疗B2C的业务具备如下自身特点,因此无法实现C端之间的病毒式传播:

1、低频,医疗项目使用频率低。

2、私密性,很多医疗项目不适合与周围人分享;

3、反人性,很多远程慢病管理、健康类项目都需要自我控制,而不是像抖音、头条、游戏会持续传播使用。

4、非刚需,现阶段以远程问诊为核心的B2C项目可以被去医院看病和去药房OTC取药一定程度上替代。

5、不愿付费,由于中国互联网产品免费居多,普遍医疗价格低,且有医保支付,在缺少医保支付的前提下,用户很难付费。

6、粘性差,用户对于B2C项目大部分使用完就走,不会长期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