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三问四川最严“江河湖泊禁捕令”(2)

2019-07-05 15:02栏目:房产

  水生生物资源面临“保种”危机

  徐维高是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人,生于长江边,长于长江边。捕鱼30多年的他清楚地记得长江曾经的丰沃,“一网下去从不会空,一天平均要捕20余斤,有的高手一天要捕100斤。”捕鱼支撑了徐维高全家老小的生活。

  “现在不行了,下水12小时,就几斤小鱼小虾,长江的鱼越捕越少。”

  徐维高的感受有数据支撑。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18年底,长江流域水域面积占全国淡水总面积的50%,但长江干流捕捞产量却只占全国淡水水产品总量的0.32%,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中有92种被列入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近300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为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今年初,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根据部署,2019年底前,长江流域已公布的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要完成渔民退捕,实现全面永久性禁捕;2020年底前,长江流域重点水域要完成渔民退捕,实施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

  《方案》的出台让不少业内人士欣喜。“保护水生生物资源迫在眉睫。”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所长杜军介绍,从种类上看,长江上游280余种鱼类中,有120余种属于特有鱼种,近20年来不断减少。例如上游特有的圆口铜鱼,在长江上游整个鱼类中的占比从最多时的30%下降至1%;从数量上看,现在我省长江流域捕捞量不到上世纪70年代的1/10。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是长江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的水量补给地,也是全国重要的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基因库。”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江流域水域占我省天然水域面积超90%,但近年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挖砂采石、航道运输、过度捕捞等活动影响,我省长江水域生态功能不断退化,白鲟等物种已难觅踪迹,中华鲟、长江鲟等极度濒危,珍稀特有鱼类全面衰退,经济鱼类资源量不断衰减,水生生物资源面临严峻的“保种”危机。

  记者注意到,我省也是率先针对国家部署出台落地政策并扩大禁捕范围的省份。“有时间、形势的紧迫性,也有我省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担当。”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