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跨越七十年:中国经济的周期演进之路

2019-09-28 03:05栏目:财经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程实

  “虽千变与万化,委一顺以贯之。”经济变量普遍性的反复涨落,构成周而复始的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首尾相继,联结中国经济的历史轨迹。历经七十年风雨兼程,中国经济开拓出独具特色的周期演进之路。遵循学术范式,我们以经济增速为核心指标,按照“谷-谷”法规则,将建国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划分为12个小周期。

  总体而言,这些周期从属于三大阶段,在经济规律和历史环境的碰撞之下,于经济波动的路径、动因、关联性等层面呈现各自鲜明的特征,为洞悉中国经济发展脉络提供了超长期的历史视角。基于这一视角,我们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增长性、稳健性和灵活性三大特性。由此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演进有望进一步趋于平稳,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增长韧性和结构性机遇值得期待。

跨越七十年:中国经济的周期演进之路

  一、计划经济阶段(1953-1976)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1950-1952年为国民经济恢复阶段,经济增长保持平稳。由此发轫,中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始自力更生的现代化建设,经济亦正式迈入周期波动轨道。这一阶段涵盖5个小经济周期,分别为1953-1957年、1958-1961年、1962-1967年、1968-1972年以及1973-1976年,总体而言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大起大落的古典周期。根据学理,经济周期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古典周期,即国民经济活动的绝对水平交替出现上升和下降。二是增长周期,即国民经济活动的相对增长交替出现提速和放缓。在本阶段,除第一个小周期外,后四个小周期在衰退阶段均出现经济负增长,表明古典周期在本阶段占主导地位。与之相匹配,本阶段周期波动呈现大起大落的不稳定性。其中,周期峰位和谷位的经济增速差值最大为48.6个百分点,差值中枢为21.9个百分点,年度经济增速的标准差为10.5,均为建国以来三大阶段中最高。

  第二,市场缺位的供求失衡。在这一阶段,中国经济主要由计划经济体制调节,缺少价格信号和市场机制对要素资源的定价和配置。短期来看,计划指令的硬性调控,配合以工业投资为主导的扩张方向,能够较快刺激总需求,推动经济迅速升温;但长期来看,计划的主观性、粗放性和非灵活性,叠加本阶段“短缺经济”的客观掣肘,容易使总需求超越总供给,导致高增长难以维系并透支后期需求,从而产生和放大了经济周期波动。在这一阶段,周期峰位至谷位的平均间隔仅约为2年,其中1953年、1956年、1958年、1966年、1970年、1973年、1975年均出现因总需求过快升温而导致来年经济增速骤降的转折。

  第三,利弊共存的封闭波动。受制于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相对隔绝于国际市场以外。在此阶段,外贸进出口额占GDP比重的年度均值仅为8.0%,远低于1977-2018年的均值34.4%。一方面,这一格局为民族工业体系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必要环境,同时将基础薄弱的国内经济与国际市场的风险因素相隔离,有效避免了全球经济周期的外溢冲击。但是,另一方面,相对封闭的经济环境导致 “短缺经济”的瓶颈难以打破。由此,计划经济体制下内生的供求失衡被再度放大,进一步加剧了自身经济周期的波动性。

  二、改革开放阶段(1977-2009)

  从1977年十一大宣告“文革”结束,到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的发展迈过历史转折点,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周期的运行亦开启新阶段。这一阶段共涵盖5个小周期,分别是1977-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1991-1999年、2000-2009年。迥异于计划经济阶段,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经济周期的特征迎来新转变。

  第一,稳健上行的增长周期。得益于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市场机制的建立,中国经济被压抑已久的要素活力得到释放,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总需求实现长足发展。这一历史性变革在经济周期上的首要体现,即为增长周期对古典周期的取代。在这一阶段,经济衰退仅表现为增速的相对下滑,并未出现经济总量上的衰减,5个经济周期均为增长周期。

  第二,走向市场的改革阵痛。这一改革阶段,市场“无形之手”逐步成长,与政府“有形之手”共同承担起调节供求平衡的重任。一方面,初生的市场机制所激活的发展动力,与计划经济遗留的“投资饥渴症”相叠加,导致投资规模扩张过快、片面追求高增速的问题。另一方面,“价格双轨制”退出之后,物价的大幅起落一度对经济周期形成扰动。但是,改革最终功不唐捐,迈过阶段性阵痛之后,市场 “无形之手”更加灵活高效地匹配供求两侧,发挥出熨平经济周期的功能。基于此, 2000-2009年,中国经济迎来一轮长达10年的经济周期,其中扩张期为7年,创下建国以来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