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消失的金融机构:安邦包商事件背后的逻辑(3)

2019-05-24 22:33栏目:财经

证券公司的情况也差不多,90年代中国的证券公司数量比现在多得多,但那一轮金融去产能之后很多都倒闭了。最有名的就是君安证券,君安号称“创新之王”,是证券业里的“巨无霸”。1998年,因MBO、转移巨资炒作港股等事件而被关闭,董事长张国庆入狱四年,一年后该公司被国泰证券接管,形成现在的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其他一些倒闭的证券公司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过,比如富友证券、珠海证券、汉唐证券、德恒证券、中富证券、大鹏证券、闽发证券等等。

倒闭的银行大家应该都听过,就是当年的海南发展银行。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多家信用社通过高息揽存的方式开展业务,资不抵债。1997年,28家信用社并入海发行,但海发行宣布不再付高息,于是一些投机者纷纷选择撤资退出,引发其他储户挤兑,储户连续两个月在海发行网点排队取款,兑付压力加上当时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的贷款坏账压力最终把海发行压垮。1998 年6 月 21 日,海南发展银行成为国内第一家由于支付危机而倒闭的商业银行。这恐怕是中国最真实的一次金融危机,好在海南是个孤岛,没有让危机扩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图:那些年倒闭的金融机构

消失的金融机构:安邦包商事件背后的逻辑

数据来源:如是金融研究院

消失的金融机构:安邦包商事件背后的逻辑

从产业集中到金融集中:小而不美,大而不倒

繁荣的时候鸡犬升天,泥沙俱下,危难的时候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天下大势不过如此。过去两年的实体去产能带来了实体产业的集中,比如钢铁行业的集中度(CR5)从22%提升到25%左右。未来两年的金融去产能也必将带来金融业集中度的提升。

第一,从股权的角度看,资本会向大机构集中。从金融机构的股权层面来看,大机构并购小机构、小机构减少会成为趋势。回顾全球金融业的历史,每一次金融去产能都会带来金融业并购的浪潮。上世纪70-80年代滞胀时期,西方国家曾出现过一波并购潮。在美国,仅1979年一年就有217家银行被大银行收购。在英国,60年代还有100家证券机构,到1980年代仅剩下17家。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危机频发,也出现了资本集中的趋势。在美国,弗丽特银行收购波士顿银行,第一银行与第一芝加哥银行联姻,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合并,都是强者愈强的著名案例。在日本,90年代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合并也是经典案例。

在我国,金融行业的兼并也不是新鲜事。就像前面说的,这几年银行业已经出现小型商业银行抱团合并的现象(比如河南13家地方性银行组建成中原银行),期货业已出现兼并重组浪潮,十年内机构数量下降近30家,证券业也已涌现出申万和宏源合并的案例,未来几年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

金融监管的强化可能会加速金融资本集中的趋势。举个最典型的例子,证监会前段时间发了一个关于证券公司股权管理的文件,要求证券公司的控股股东净资产不低于1000亿元。先不说现有的证券公司股东没几家能满足,即便是放眼全中国,能达到这个标准的企业也没几家。显然,政策层希望用严格的牌照管理和资本门槛,把一些不规范的小机构清理出局,资本将加速向大机构集中。

第二,从业务的角度看,资源会向大机构集中。从金融机构的业务层面来看,大机构会享受更多的业务资源,而小机构会受到严重的挤压。以券商为例,近三年IPO数量激增,尤其是2017年IPO数量创下新高,但小券商日子并不好过,大部分项目都被大券商拿走了。广发、中信、海通这前三家保荐了近100个IPO项目,占总量的五分之一。相比之下,很多小券商要么没有项目做,要么只做了一个项目。从IPO主承销收入来看,前十大券商的市场份额2015年是47%,2016年升至51%,到2017年已经达到58%。

为什么业务会越来越集中?一方面是因为监管强化,很多小机构过去业务不规范,靠野路子拉起来的架子肯定要散。典型的就是很多小券商用“包干制”在体外养了很多业务团队,原来监管不严的时候能贡献不少利润,现在恐怕做不到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才流失。小机构的业绩稳定性不如大机构,薪酬水平可能会明显下降,人才失去薪酬激励的时候自然更愿意去大机构,便于积累学习和选择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