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2)

2019-04-01 11:27栏目:健康

“现今,除了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各行各业的互联网技术应用都比较成熟,老百姓支持外,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也有了技术上和政策上的条件,电子健康卡的普及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杨国良表示。为快速解决堵点问题,近期,浙江、河北、湖南、广西、甘肃、新疆等多省市人民政府、卫健委相继提出了以电子健康卡为核心的疏解堵点工作方案。

实名制就医串联全生命周期

事实上,全面普及电子健康卡,不仅实现了“一卡通”,对于推动实名制就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个体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进行有效串联,为个人自我健康管理提供有效载体。一如《意见》所言,将电子健康卡作为我国全民健康保障工程的重要基础设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认共享的重要基础平台,保障我国居民实施个人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础工具。

“推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线查询和规范使用”,这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的内容之一。而电子健康卡在打通实名制就医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也以一种更直接、更私密的方式将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杨国良表示,因为电子健康卡本身全国通行,个人可以看到自己在任意一家医疗机构的就诊记录和健康档案,“整个医疗服务的透明度提高了,流程上了做了很大的优化,就像有一个健康管家在陪着我”。

近日,正在贵州省贵阳市挂职市长助理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赵睃表示支持电子健康卡试点。在挂职贵阳市的1年时间里,该市实名制就医率从27%提到了75%。也正是以实名制为基础,全市143家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和25家二三级医院之间实现了患者数据共享,能够让接诊医生掌握就诊患者的全面信息。同时,将市民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就诊数据及健康档案通过手机app提供给市民,为市民就诊及自我健康管理提供了方便。“如果实施电子健康卡,可以为实名就医注入更大动力,使数据惠民等诸多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赵睃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健康卡关联了个人健康信息,每个人都有专属的电子健康二维码,通过它可享受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的一体化电子健康服务。开展电子健康卡应用,有利于建立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身份统一索引,推动实名制就医,这对于保障“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的身份核实认证、居民授权确认和信息安全保护尤其重要。在“互联网+”家庭医生在线签约履约、预约挂号分时就医、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检查检验结果查询、远程会诊与远程监护、在线购药配送等新型服务中有迫切应用需求。

“线下场景中,有些人就医并不愿意出示身份证。但是,线上通过电子健康卡就医,实名制却很简单。”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叶荔姗说,“我们会将电子健康卡与公安、银联、微信等相关部门结合起来,在患者知情授权的体系下,进行身份信息校验。”如此一来,改变了老百姓的就医习惯和行为,实现全国、省域或市级区域范围内居民信息统一识别,从而促进了整个就医系统的身份识别统一,不仅提升了百姓的使用体验和应用效率 , 也提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完整性。

据了解,伴随“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持续深入发展,以电子健康卡建设为基础,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逐步建成基于电子健康卡的全国居民健康身份统一认证服务体系、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体系、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服务体系、个人健康账户应用服务体系、医疗保障统一支付体系、健康金融协同惠民服务体系等6大应用体系。同时,规范管理、确保安全,要求坚持全国一盘棋,严格遵循标准规范要求,确保全国通用。

原文:

国卫办规划发〔2018〕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卫生计生委),委直属和联系单位,委属(管)医院:

为不断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深化信息便民惠民应用,夯实全民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基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8〕22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普及应用电子健康卡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