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30000亿巨头阿里巴巴即将重返香港IPO!港交所迎来(2)

2019-11-09 00:49栏目:财经

但,港交所IPO新规已运行一年半,阿里、京东、百度、网易等在境外上市的互联网巨头未有1家赴港作二次上市,因此第3项改革,至今仍未有所突破。

期间,港交所一直在向阿里抛“橄榄枝”。

2019年1月,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香港在金融制度上有所创新,欢迎阿里巴巴再来港上市。

对于港交所的改革与邀请,马云直言:

感谢香港能够通过“同股不同权”的规定,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也是对阿里巴巴的肯定。阿里巴巴一定会认真考虑再来香港上市!

事实上,当前的阿里巴巴并不缺钱,也并不急于上市融资。据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阿里巴巴账面上的现金余额高达2342亿元人民币。

如果阿里成功上市,港交所将完成IPO改革的最后"拼图",吸引更多的像京东、百度、网易等“独角兽”回港上市。

除了阿里之外,在美股上市的有很多互联网科技巨头公司市值已超过100亿美元。

很显然,阿里赴港上市,是港交所志在必得的关键一战。

不差钱的阿里,赴港上市图什么呢?

抛开融资、找钱的目的,其实阿里在港股的优势也是极为明显的:

一是港交所是其第一次上市地,非常熟悉港股的政策环境;

二是阿里巴巴的知名度,有利于让其在港股获得更高的估值;

三是沪、深、港通的逐日壮大,内地资金对香港绩优股的热情也日益高涨,有利于阿里巴巴的估值提升;

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减少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依赖。

以中国另一大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00700.HK)为例,自2017年以来,内地资金通过沪、深股通持续买入腾讯控股,持股市值从164亿一路攀升至最高的875亿元。

受2018年下半年的熊市以及游戏行业影响,南下资金持有腾讯市值有所下滑,截止2019年11月7日,南下资金持有564亿元腾讯控股,持股比例为1.75%。

李小加曾表示,若将来港股通资金可以通过“互联互通”机制买阿里巴巴的股票,也许就是阿里回来的一天。

而自10月28日起,2018年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小米(01810.HK)美团(03690.HK)均已被纳入港股通,意味着不同权股票正式纳入互联互通机制。

可见,吸引内地机构资金,是阿里回归港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初衷。

另外,对比美国来说,回归香港对阿里巴巴的估值或许有所提升。据Wind数据显示,美股市场对阿里巴巴的2019年预期市盈率已从30倍的下落至22倍,远低于腾讯在港股的31倍市盈率。

而从2019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来看,阿里似乎是比腾讯更具有增长潜力:

腾讯于2019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888亿元,同比增长20%,同比增速从2017年的50%-60%一路下滑至低于20%。

而据阿里巴巴披露的2019自然年三季度营收为1190亿元,同比增长40%,在过去的9个季度中,阿里巴巴的营收同比增速都在40%以上。

截止至11月8日,腾讯市值3.13万亿港元,阿里市值4860亿美元,按7.82港元/美元的汇率换算,阿里市值为3.8万亿港元,二者不相伯仲。

而从营收增长、2B业务的维度来看,阿里巴巴的成长性似乎更胜一筹,若能重返港股,对阿里的估值或许有不小的提升。

撰文/制表:全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