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Uber明天IPO 美英澳现司机罢工 网约车盈利待解(2)

2019-05-09 12:21栏目:财经


Uber上市前夕,Lyft公布上市后首份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营收为7.760亿美元,上年同期3.972亿美元,同比增长95%。净亏损为11.385亿美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2.343亿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Lyft第一季度调整后的净亏损为2.11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284亿美元有所收窄。

研究机构IHSMarkit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超过1900万股Lyft公司股票被借出用于卖空,占目前流通股的比例达到60%。从4月上旬开始,这一数字便开始不断增长,短短半个月内空头仓位便从700万股上升至1000余万股,反映出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做空Lyft股票。

老虎证券认为,Lyft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亏损主要来源于上市造成的员工的股权激励,该部分造成的亏损达到了8.94亿美元。扣除该部分所造成的亏损,公司第一季度的净亏损为2.4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34亿美元基本持平。

与Uber一样,自2012年成立至今,Lyft已经连续6年亏损,且亏损在不断扩大。2016年、2017年和2018年,Lyft净亏损分别为6.828亿美元、6.883亿美元和9.113亿美元。

今年2月,一份滴滴出行内部流传的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2018年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2018年9月,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发表内部信也提到,6年来滴滴没有实现盈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净亏损超过40亿元。当时新京报记者从其他信源获悉,滴滴创业6年合计亏损约390亿元。

虽然网约车巨头纷纷亏损,但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表示,衣食住行是刚性需求,亏损是暂时的,企业后续可以通过拓展市场、业务,培育用户,如此一来自然而然会反哺回来,实现公司商业价值。

海外两个网约车巨头相继上市,对于滴滴也是一种考验,2018年两起安全事件之前,滴滴上市传言不断。“其他玩家上市可能给滴滴带来一些触动,但对它登陆资本市场并没有直接的帮助。”丁道师认为,目前滴滴最要紧的并不是上市,而是如何追求合规化与安全化运作的同时,继续保持增长,实现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新京报记者 陈维城 实习生 刘达 编辑 徐超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