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关注农民工25年见证出川潮和返乡创业热

2019-07-07 13:29栏目:房产

原标题:关注农民工25年 见证出川潮和返乡创业热

关注农民工25年见证出川潮和返乡创业热

  简阳市禾丰镇丙灵村曾经是一个贫困村。2015年,农民工徐刚返乡创业,如今这里已建起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记者 郝飞 摄

关注农民工25年见证出川潮和返乡创业热

  2019年1月27日,农民工返乡专列上,乘客们举起“我们回家了”的横幅拍照留念。记者 郝飞 摄

关注农民工25年见证出川潮和返乡创业热

  6月18日,川报老记者黄远流(右)重返简阳市禾丰镇进行采访。记者 郝飞 摄

关注农民工25年见证出川潮和返乡创业热

  时光轴

  1982年

  四川允许新都县农村建筑队在成都市商业街为省委机关修建一幢宿舍。此举为农民工进城透进了一缕阳光。

  1984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带口粮到集镇落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中,第一次出现“农民工”一词,随后这个词被广泛使用。同年,四川省仁寿县出现成规模劳务输出。

  1985年

  四川省委明确提出,允许农民进城办厂开店,从事第三产业,为劳务输出打开了出口。

  1992年

  四川省劳务开发领导小组和劳务开发办公室成立。

  1992年到1995年

  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人数由857.8万人上升到1198万人,出现农民工出外闯荡的热潮。

  2004年

  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农民工表述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展了维护农民工就业权益和改善就业环境的专项工作。

  2006年

  国务院颁发《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系统提出关于农民工工资、公共服务、权益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政策服务措施。

  2010年

  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2012年

  四川农民工外出务工路线出现“拐点”:在省内务工的人数首次超过省外务工的人数。

  2018年

  四川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十六条措施》《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在加大为农民工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和人性化关心关爱的同时,加大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全省返乡下乡创业向纵深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农民工跨省流动进入鼎盛期,民工潮兴起。四川是农民工大省,也是民工潮的主要源头。农民工离开土地,涌进城市,为乡村带回了巨大的财富,也带来若干的考验。农民工如何有序进城?农民进城后,随之产生的就业、治安、教育等问题如何解决?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农民离乡,谁来种地?……

  1994年春节前后,《四川日报》启动“金戈铁马话川军”系列报道,一共78篇,历时8个月之久,记者的足迹踏至省内主要农民工输出地和广东、上海、新疆三个主要输入地,力图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城乡共融等不同角度,对“民工潮”进行深层剖析。《潮起潮落听潮声——关于“川军”出川的几个深层次话题》就是其中一篇。6月18日,本报记者刘春华、郝飞与当年采写这篇报道的老记者黄远流一起,重返这篇报道的采访地之一——简阳市禾丰镇。

  再访现场

  通往村里的泥泞土路,已变身通畅的水泥公路;新农村聚居点漂亮的楼房,替代了曾经低矮的土坯房……“都变了,完全认不出来了。”

  6月18日,和川报老记者黄远流重返简阳市禾丰镇,一路走一路感慨。当年,黄远流一行早上从成都出发,到达禾丰镇元结村已时至下午。这次重返禾丰,也是早上出发,但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

  25年时光流逝,伴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省农民工素质观念、迁徙路线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落到回访地和回访的人物身上,显得具体而生动。

  观念变了

  老一代挣辛苦钱,新一代主动学技能

  “曾大姐,你还记得到我不?我是采访过你的四川日报记者。”“记得到!请到屋里坐!”当我们来到简阳市禾丰镇元结村新村聚居点时,村民曾大琼正坐在自家铺子纳鞋垫。她热情地把大家带上三楼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