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新时代民营经济观察:“造血式”产业扶贫为乡村引“活水”

2019-09-21 21:06栏目:财经

  【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在稳定增长、创业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坚实力量。

  9月上旬,“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走访调研团对贵州、湖北、江苏等地民营企业调研结果显示,不少民营企业在产业扶贫中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探索出多种扶贫路径和模式,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有效激发贫困地区生产活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多种模式探索扶贫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造血式”产业扶贫正当时。走访发现,不少民营企业结合帮扶乡村的优势特色,在建立长效扶贫脱贫机制上形成了很好的探索,如文化旅游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电商平台扶贫等。

  以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为主业的卓尔控股有限公司,把社会责任做成企业基因,累计投入救灾、助学、文化体育事业及产业扶贫约25亿元。近年来在精准扶贫号召下,通过“产业投资促进就业创业,电商平台打造一村一品,资源嫁接培育特色产业,扶贫基金托底教育医疗”精准帮扶机制,助力乡村脱贫。例如,以文旅产业切入产业扶贫,在湖北罗田、长阳、孝感、赤壁、恩施等地投入数十亿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卓尔小镇桃花驿项目每年为当地村民产生各类收入600多万元,提供直接就业岗位240多个,间接就业岗位上千人。

新时代民营经济观察:“造血式”产业扶贫为乡村引“活水”

  卓尔桃花驿项目与2个帮扶村合作社分别签约10万元订单农业。(卓尔供图)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红外核心器件、红外热成像及综合光电系统、高科技红外系统国防类产品和民用消费类产品研发生产,发挥自身高新技术特长,结对子结到内蒙古兴安盟,正好开展以无人直升机和红外技术探测森林防火等事项,通过导入相关产业,帮助兴安盟精准扶贫。

  有特色产业支撑,才有“好山好水富地方”。电商企业发挥大数据优势,有效对接供需,开辟脱贫新途径。苏宁发挥O2O平台优势,在线上开设400多家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覆盖百余个国家级贫困县。在线下,运营团队深入贫困乡村“出谋划策”,助力打造特色产业,已打造出赞皇板栗、湘西蜜柚、广元核桃等一批深度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苏宁推动贫困县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助力农产品销售,累计销售农产品超70亿元。

  除了产业扶贫,苏宁还通过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捐资扶贫等措施,提供了民企扶贫的苏宁方案。例如通过开建扶贫实训店,对建档立卡及低收入家庭进行定点定向实训,2018年底实训店已覆盖约百余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解决就业人数5017人,开展农村电商培训超40万人次,带动回乡创业就业青年超1万人。

新时代民营经济观察:“造血式”产业扶贫为乡村引“活水”

  苏宁扶贫实训店在贫困村开业时人潮涌动。(苏宁供图)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注于数据服务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发挥企业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优势,联合“云上贵州”共建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打造数字农场和电商平台,为贵州4个区域农场完成共1.5万亩耕地数字化改造,为当地农户提供精准种植指导,培育优质农产品,帮助茶叶和薏仁米两个典型品类农产品打通产销对接,助力“黔货出山”。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民营企业对脱贫攻坚的热情和行动无疑将为减贫事业贡献诸多力量。走访调研团资深财经媒体人,浙江报业协会副会长徐峻表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

  扶贫先扶志,产业扶贫最终需要贫困群众亲身参与,就近解决就业问题,才能既在物质上脱贫,又在精神上脱贫,进而理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深刻含义。对此,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省积极引领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涌现出许多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