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刘晓林:转业军人的扶贫担当

2019-09-16 16:21栏目:财经

  在肇庆市德庆县的凤村镇,说起刘晓林,几乎没人不竖起大拇指。这位来自肇庆市妇联的扶贫干部,自2016年被派驻禄村、新生村和棠下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对三条贫困村的贫困户进行产业帮扶、生活帮扶和教育帮扶。三年前这三条村的贫困户有107户、212人,如今,在肇庆市妇联以及龙光集团等社会力量的帮扶之下,除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之外,基本实现脱贫。

  三年走了15000公里

  刘晓林来自湖北,2004年,他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肇庆市妇联工作,在单位熟悉了一年工作情况后,恰逢当时广东省“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活动全面铺开,2005年刘晓林被安排参与扶贫工作,一做就是十几年。他先后担任肇庆市高要区小湘镇汉唐村、杨梅村,禄步镇洞头村的驻村扶贫干部,2016年5月被派驻凤村镇。

  “精准扶贫是国家的战略,当时给我们的任务也比较重,分配了三个村,一共有107户,三年来通过帮扶,实施‘三不愁一保障’。”驻村以来,刘晓林经常骑着摩托车穿梭于各村进行走访,近三年半下来,行程已达15000多公里;频繁地在路上奔走,也令他的皮肤变得黝黑,胳膊被晒得黑白分明。

  “当时来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摸底。”讲起这三年半的扶贫工作,刘晓林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107户帮扶对象,他花了四十多天进行摸底,由于当地多讲白话,他言语不通,还要靠村干部帮忙跟村民沟通。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很多孤寡老人、五保户住在窝棚里,有的甚至连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当时新生村有一个聋哑人,他跟一名不明身份的女子住在村祠堂边上一个自己搭建的棚子里,餐风露宿。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就想怎么才能让他们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刚好这时候政策就下来了。”

  刘晓林介绍到,这名聋哑人叫陈亚?,有言语障碍不能说话。了解了情况后,他跟村干部四处奔走,带着陈亚?去办残疾证,并申请低保,每个月可以领取700多元的财政补贴。同时,在政策的支持下,他还为陈亚?申请了房屋建造资格,去年初陈亚?已搬进新建的房子里。

  此外,在相处过程中,刘晓林发现,陈亚?虽然无法说话,但人很聪明,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刘晓林鼓励他去劳作,目前种有两亩地的水稻,还喂养了一头牛,基本上能养活自己和家里人。

  回顾过去三年半的工作,谈及扶贫成果时,刘晓林颇为自豪。目前,这107户已经完成“有收入来源、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路通过屯、有饮用水、有电用、有电视看”的“八有”标准,在这三条村,没有人再餐风宿露,还剩14户危房也已经全部纳入危房改造中,预计年底前能完成。

 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