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一线外贸企业调研:传统小微企业的底气来自哪里(3)

2019-09-15 11:52栏目:财经

  临近正午,沈强坐在老板椅上向外望去,落地窗外一片光明开阔,更为舒畅的是他的心情。2016年,他创办了桐乡市新迪尚时装有限公司,当年营业额为1100万元,第二年猛增到4300万元,第三年再翻一番,达到9700万元。而今年前8个月,公司营收早已突破亿元大关。

  这种“火箭式”上涨的业绩确实让人惊讶。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沈强的公司。开阔的空间里,满眼都是身着时装的塑料模特和墙上的一幅幅设计图,透露出浓浓的时尚气息。

  “市场波动没那么可怕,我们有实力选择优质客户。”沈强告诉记者,2016年之前,他在其他外贸公司工作时,主要接的是美国的低价订单,纯粹拼价格,毛利率甚至低到只有5%,“那时候公司欠缺产品开发能力,完全照单生产,为了多赚5角、1元钱,承担着巨大的风险,稍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做亏本买卖。如果那时遇到贸易摩擦,破产的公司一定不少”。

  正是看到这一点,自己成立公司的时候,沈强坚决不接低质量的订单,而是靠“定向设计”立足。与原创设计不同,“定向设计”更多强调的是对客户的服务能力。

  “针对一个大客户,我们会配备至少10个人的团队。客户只要提出方向性的需求,我们就会结合最新流行趋势,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包括款式、颜色、选料等。”沈强说,他们从下游的生产环节,向上延伸到了市场调研和设计领域,这样一来,就不仅是单纯的代工角色,而是成了客户的合作伙伴。

  代工厂能随时替换,合作伙伴可不容易寻找,角色的转变带来了话语权和议价权的提升。“原来走来样、打样、报价、生产的路子,主导权完全在客户手里。现在,我们成了多个环节的参与者,话语权自然提高了。如果对方给我压价格,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个价格我不做’。”沈强告诉记者。

  服装行业看似传统,却最要求快速反应和创新。时尚的款式转瞬即逝,更新速度极快,如果在设计和生产上做不到快速反应,就谈不上竞争能力。“以我的客户ZARA为例,它是时尚快销的典型,如果像过去打一件样衣就得花一两个月,什么潮流都过去了,价格再低,对方也不会来合作。”沈强说,依托当地完备的产业链和强大的服务能力,他的公司最快一天之内就能拿出样衣供客户选择。

  “与我国企业不同,东南亚国家企业的生产周期比较长。首先,从原料上讲,东南亚国家一般只备常规纱线,大部分的纱线,尤其是时装类的,还得从中国进口,这就会增加大量的运输时间。其次,我们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人效率都明显更高。”沈强说,这也正是我国纺织行业不可替代的重要原因。

  练就自身本领,自能化风险于无形。“我们公司的优势摆在这,国家的减税降费力度也很大,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不大。美国的订单本来出货期在9月,得到加征关税的消息后,客户通知我们提前发货,不走海运走空运,多出来的运费由对方承担。到最后,出这笔钱的还是美国消费者,本来卖10美元的衣服,估计会涨到11美元。”沈强说。

  “但是对于那种打价格战的普通加工厂,影响就会很大,新增的关税,他们承受不起。如果美国进口商被关税打击到经营不良甚至破产,导致恶意打折,或者取消订单,风险就更大了。”沈强认为,这其实是一次洗牌,也是一次对行业的警醒,如果管理差、能耗高、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落后产能就此被淘汰,整个行业会走上一条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