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国门一号进口家居馆开业半年“遇冷”

2019-07-11 03:16栏目:财经

  国门一号进口家居馆开业半年“遇冷”
  部分商户仍在装修,多业态引流不明显,调整中的家居市场正面临更多挑战

国门一号进口家居馆开业半年“遇冷”

开业半年的国门一号进口家居馆和商业综合体显得有些冷清。

国门一号进口家居馆开业半年“遇冷”

  进口家居馆共四层空间,每层都出现了商家未入驻或商家不营业的情况。

国门一号进口家居馆开业半年“遇冷”

  “店面升级,所有产品不计成本清仓处理”。近日,进口家居运营商帕诺家居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表示,位于国门一号全球家居总部基地(以下简称“国门一号”)进口家居馆的进口家具优选店将“店面升级”。记者调查发现,国门一号进口家居馆以及商业综合体开业半年有余,但客流量并不大。

  搭配商业综合体,国门一号进口家居馆在开业时被众多商家“寄予厚望”,希望以“多业态融合”模式为进口家具品牌带来逆势求变的契机。然而,在消费需求总体变化的情况下,商业综合体的搭配并不能转化为有效的消费潜力。在众多家居商场引入多业态的背景下,两者如何互相助力,成为横在家居商场管理方面前的难题。

  开业半年有余,却有些冷清

  开张刚刚半年有余,但是国门一号的进口家居馆和商业综合体并没有出现“火爆”的场面,反而有些冷清。

  7月3日,记者在探访时看到,进口家居馆共四层空间,然而每层都出现了商家未入驻或商家不营业的情况。在B1层,有两个商铺仍然空置,可以看出装修物料已入场,但是只堆放在地上,店铺还是水泥地面和墙面,店面品牌LOGO也没有挂出;在一层和二层,几乎占据四分之一面积的“意大利芬特丽家具”挂出了“装修进行中”的条幅,但现场并没有看到工人在进行装修作业;在B1层和三层,智能家居馆等品牌店面虽然都已装修完毕,但店面并没有对外营业。

  除此之外,在记者逛店的过程中,除了在B1层中庭看到几位消费者在休息,正在营业的店面难见消费者。有的店面虽然还在营业,但是从门口经过也看不到导购员迎宾。

  国门一号进口家居馆于2018年末开业。入驻进口家居馆的一位品牌负责人表示,自从开业后,进口家居馆一直十分冷清。“这里的店租虽然比‘城里’便宜,但是店里已经几个月一单没开了,一个月也有小十万的成本。有的商户为了节省成本,甚至选择不营业。”

  分析商场冷清的原因时,这位负责人表示,客观原因是位置太偏僻、知名度欠缺。国门一号位于顺义区后沙峪镇,在大众点评等第三方网站,很多消费者的评价是“太远”、“之前没听说过”。此外,受上游房地产市场交易缩减影响,家居消费需求减弱,实体商场运营情况不佳,让本来“先天条件不足”的国门一号更加雪上加霜。

  正在迎来调整的家居市场

  国门一号“遇冷”的背后,是家居流通市场增长动力的变化。

  中国建筑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5月销售额为936.3亿元,同比上涨仅2.77%。1-5月累计销售额为3788.6亿元,同比上涨2.99%。虽然5月销售额环比上涨10.88%,但中国建材流通协会行业研究部解读认为,主要出于季节性旺季因素。市场需求的持续动力不足,行业发展仍需理性对待。

  中国建筑流通协会发布的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以下简称“BHI”)显示,5月BHI分指数“人气指数”表现最为亮眼,其环比上涨高达67.11点,同比上涨达57.79点。但与之对应的“购买力指数”却表现不佳,本月环比下降14.68点,同比下降15.25点,二者形成“看多买少”的反差。

  家居商场的人都去哪儿了?对于这个问题,帕诺家居集团董事长于洪利分析认为,多个渠道的分流对线下商场影响明显。“线上电商平台分去了不少传统家居卖场的流量;线下层面,精装修、全装修逐渐成为主流,住宅用户对家居卖场的依赖变少,再加上定制家居品牌的崛起、配备整套家具的整装模式,也让大量消费者不再需要逛家居商场。今年以来,线下家居商场‘遇冷’尤为明显,尤其是进口家具这类相对高端的品类,在实体店面销量尤为不好。”

  也正是因为这种行业背景,大量家居卖场品牌将新零售化作为“破局”的关键。目前,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家居商场已经开始“试水”。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需求持续不足的情况下,现有品牌竞争激烈,家居商场也不例外。工厂、品牌为了求得生存,第一件事就是减少线下店面数量,家居商场更需要多种方式为商户引流,给他们带来实在‘利益’。如果不在经营方式上寻求改变,家居商场不得不面临关门的结局。”

  ■ 商业观察

  向商业综合体借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