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凯文学校校长谈教师的修为与无奈(2)
曾经有一个从山东烟台来北京学习的高中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个非常贪玩,心大到刚来北京的时候,银行卡可以一个月内有7次忘在ATM机里的孩子。
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对物理倒是蛮感兴趣,在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下,努力考上了罗切斯特大学物理系。
说来也怪,上了大学之后整个人近乎消失了,曾经的玩友们都没有了她的消息。等她再一次在微信朋友圈里现身的时候,就是跟大家分享她拿到了包括哈佛在内的五家美国顶尖研究生院的物理学博士offer。
原来,这个女孩到了罗切斯特之后,潜心学习,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假期跟教授去做研究或者开研讨会,大学四年里整个人变了一个样。
这个女孩身上所发生的“巨变”让我时常提醒自己,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成为自己突破舒适区、改变自我的借口,让我时常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所以,好的师生关系是相互成为对方追逐的湖水,照映着彼此。老师以自己阅历和智慧给某个阶段处于迷茫的学生以启发,而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和展现出来的成长与变化,同样会给老师让自己生命重新“归零”的动力!
3. 笑纳委屈,矢志不移,成万众之导师
教师的最高境界当然就是开一派学说,以独立之思想和精神启迪民智的大师。
无论是先秦的老子、孔子还是近代《南渡北归》里的在民族危亡时刻依然坚守教育的大师们,都是整个社会的精英和财富。
与我个人而言,最崇拜,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依然还是墨子。尤其是他那个被传送了无数次的“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
公元前440年前后,墨子约29岁时,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面亲自出马劝阻楚王。
墨子从鲁地急急忙忙,日夜兼行,鞋破脚烂,毫不在意,十天后到达楚的国都郢。到郢都后,墨子先找到鲁班,说服他停止制造攻宋的武器,鲁班引荐墨子见楚王。墨子说:“现在有一个人,丢掉自己的彩饰马车,却想偷邻居的破车子;丢掉自己的华丽衣裳,却想偷邻居的粗布衣,这是个什么人呢?”
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这个人一定有偷窃病吧!”墨子趁机对楚王说:“楚国方圆五千里,土地富饶,物产丰富,而宋国疆域狭窄,资源贫困。两相对比,正如彩车与破车、锦绣与破衣。大王攻打宋国,这不正如偷窃癖者一样?如攻宋,大王一定会丧失道义,并且一定会失败。”
楚王理屈辞穷,借鲁班已造好攻城器械为由,拒绝放弃攻宋的决定。墨子又对楚王说:“鲁班制造的攻城器械也不是取胜的法宝。大王如果不信,就让我与他当面演习一下攻与守的战阵,看我如何破解它!”楚王答应后,墨子就用腰带模拟城墙,以木片表示各种器械,同鲁班演习各种攻守战阵。鲁班组织了多次进攻,结果多次被墨子击破。
鲁班攻城器械用尽,墨子守城器械还有剩余。鲁班认输后故意说:“我知道怎么赢你,可我不说。”墨子答道:“我知道你如何赢我,我也不说。”楚王莫名其妙,问:“你们说的是什么?”
墨子义正辞严他说:“他以为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但是,我早已布置好,我的大弟子禽滑厘能代替我用墨家制造的器械指挥守城,同宋国军民一起严阵以待!即使杀了我,你也无法取胜!”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楚王攻宋的念头,楚王知道取胜无望,被迫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墨子竭尽全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宋国之后在回程的路上经过宋国的闾门避雨,宋国人却不让他入内。
可是墨子并没有计较,他救宋国是出于大义,而不是为了让宋国人感激他,下次再遇到同样的事,他还是会挺身而出。
这样一种面对委屈、矢志不改的士大夫精神终成万世之楷模,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在这个时代是否过时了?当然没有,他们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未来的人回归它才会有未来”。
教师,有的时候也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