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时尚大国”日本崛起的秘诀:用最传统的方法

2019-11-01 11:04栏目:商业时尚

  50年前,纽扣领衬衫、休闲西装外套、修身卡其裤、菱纹领带……这些美国常春藤校园经典样式,漂洋过海来到日本。在这里,美国化并不是简单地将美国偶像化,而是赋予全新的服饰语境,一如这个民族过去对外来文化的接纳、挪用和输出,美国文化记者W·大卫·马克斯称之为“脉络重建”。定居日本十多年后,他写下了英文著作《美式传统:日本如何拯救美式风尚》,最近这本书以《原宿牛仔:日本街头时尚50年》推出了简体中文版。原宿是日本潮流圣地,牛仔是美国流行文化名片之一,用两个经典意象,作者梳理了日本街头服饰发展的脉络。这些故事里藏着风靡一时的服饰浪潮,也可由此窥见日本的国民性格与文化精髓。

  第一财经:1965年,VAN Jacket的摄影团队来到哈佛,发现没有年轻人穿着他们想象中的常春藤样式,当时非常震惊。现在的常春藤学校,有没有比较强势的日本流行文化的踪影?

  马克斯:比如,胸口有毕业年份的卫衣,在美国其实很少见。《Take Ivy》(记录常春藤大学服饰档案照片的日本杂志)复刻版第一次在美国出的时候,两个学生留意到这个现象,他们创立了Hillflint品牌,把记录年份的传统保留下来,再卖给美国学生。这并不是说某个日本潮流或单品,而是一种日式思维,把东西复刻成新的。

  第一财经:日本的女装呈现贴近欧洲的特质,而男装是美式风格的继承者,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情况?

  马克斯:战后,女性的服装都靠裁缝做,直到1960年代末,图案开始抄袭法国巴黎的女装风格。男士传统西服(学兰)起初偏英式,看起来无聊单调,特别像制服,裁缝做得也不好。

  男士成衣风格的兴起完全借鉴美式风格,因为男性在就业、继承财产上更有优势,因此比女性成衣兴起早。常春藤在1960年代就兴起了,女装主要借鉴欧洲传统,要等到川久保玲之后,才算实现当代女装真正的自我表达。

  第一财经:日本商业化时尚在60年代以后就逐渐步向成功?

  马克斯:日本潮流其实直到90年代才比较流行,标志是Bape香港店开业,还有其他日本品牌,也在那个时候进入香港的。它们是第一批真正用英文书写时尚潮流、展示给全世界的。当时,日本品牌注意到它们在亚洲潜力不俗,一些很厚重的日式牛仔裤在印尼、马来、泰国很受欢迎。

  但其实,对东南亚潮流影响最大的不是日本,而是韩国。韩国品牌很便宜也很好模仿,在东南亚的街头很好卖。那里收入不高,但买件20美元的衣服还是可以负担的,并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1000美元的川久保玲。

  第一财经:为什么日本品牌选择在香港登陆?

  马克斯:老实说,我很想了解,为什么Bape在香港那么流行,第一家海外店铺就在香港。这家店刚开业的时候很红,必须预约才能进去,迅速火了。日本原来没有假冒商品的,香港店开了后,网上就有了假冒的Bape。

  潮牌已经成了香港文化很重要的部分,它在日本最火也就10年,但在香港流行了20年。在日本,Bape算传统品牌,它现在更像香港品牌,也卖给IT集团了。

  第一财经:日本品牌的牛仔裤已经普遍比美国品牌贵,比如Evisu是Levis的几倍,一些西方品牌也会有价格不菲的日本产牛仔裤,高品质的牛仔裤已经成为日本时尚的一个logo,这算不算最成功的反向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