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河北石家庄:多措并举助推文化惠民工程(3)

2019-08-14 14:26栏目:商业时尚

  为丰富城乡百姓节庆文化生活,石家庄市还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公益文化品牌活动,如每年二月二举办的“鼓王争霸赛”;正月初五市内各区举办的“庆新春·欢乐大广场”;元宵节前后的“盛世欢歌”文化游园;清明节的“清明诗会”,还有“劳动者之歌”“慰问农民工文艺演出”等等,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节日生活,让大家“天天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县县有品牌,村街有特色”,日子过得无比充实。

  文化关乎幸福,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滋养着百姓的精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石家庄市坚持文化民生导向,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力度,2011年起,石家庄市财政每年安排繁荣舞台艺术扶持资金500万元;2014年开始,安排送戏下基层演出补贴资金400万元,2016年,这一数字调整至600万元,如今已逐渐增加到780万元,其中180万元为一月一名剧专项资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也在逐年增加,由最初100万元增加到了500万元。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

  “文惠卡”的到来,解决了买票贵、找票烦的问题。叶琳 摄

  政策利民

  让精神食粮丰富美好生活

  7月29日是今年“文化惠民卡”的销售日,一大早,石家庄大剧院销售点就排起了长队。从工作人员手中拿过卡片,市民常淑珍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终于办上了,今年看戏不发愁了。”她笑着说,“都说文惠卡看戏便宜,去年知道晚了,没办上,特别懊恼。今年说什么也不能错过。”

  看到这一场景,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十分感慨,以前剧场有好的演出,亲戚朋友都会找他们要门票。很多时候,实在推脱不了,还得自掏腰包。“市民都有文化追求,但还没有形成文化消费习惯。”“文惠卡”的到来,解决了买票贵、找票烦的问题。

  2016年6月,石家庄市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2017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将发行文化惠民卡列入为民办实事之一。当年6月,河北省、石家庄市财政共同投入1400万元,在石家庄推广发行文惠卡3万张。

  逢戏必看的老戏迷陈庆华,现场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前看戏,最便宜的也得30元一张。现在每张文惠卡内存500元,其中400元由政府补贴,也就是说我只掏了100元。以青春版《牡丹亭》的80元票价来算,打完8折是64元,而我实际支付了不到13元。这么精彩的演出,如此大的折扣,你说值不值?”他还笑盈盈地表示,这两年演出多了,接触名家的机会也多了,个人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没有歌声便没了生活,犹如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一样。”陈庆华意味深长地说,“别小看这一场场演出,搞多了,搞活了,大家文化生活丰富了,这人心慢慢就齐了,幸福指数也就高了。”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改善“文化民生”是一堂必修课,也是一种不可懈怠的目标追求。

  据了解,发行文化惠民卡三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共投入3750万元,发行总量达到了7万张。这张小小的卡片,就像一把撬动市场的杠杆,通过政府的财政补贴,带动了市民看演出的积极性,拉动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更推动了院团工作、机制、体制改革的积极性,形成了良性循环。

  “没有文惠卡的时候,市直各艺术院团在市区一年大概演出60多场。发行文惠卡后,演出频次激增,去年场次达到了162场,比往年多了一倍多,今年也只多不少。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石家庄市演艺公司及各院团文惠卡交易平台销售收入共计863多万元,石家庄演出市场可以用火爆来形容。”石家庄市演艺有限公司负责人杜学瑜说。

  观众多了,演出多了,石家庄市直各艺术院团创排新剧目,复排经典剧目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以往石家庄市各院团大概常演剧目有十三四台,现在基本上常演的剧目达三十多台,明年还将有望突破四十个。”杜学瑜介绍,“剧目多,实力强,更受百姓欢迎。原来,咱们市歌舞团没有代表剧目,但今年他们不仅排出了儿童剧《蔬菜总动员》《白雪公主》,还连演9场,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