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河北石家庄:多措并举助推文化惠民工程(2)

2019-08-14 14:26栏目:商业时尚

  同样位于正定新区,一座看上去有点像赵州桥“拱”形的新建筑——石家庄市图书馆新馆,也牵动着市民的心。据了解,在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石家庄市图书阅读率以73.3%位居全国第二。近年来,市图书馆两次进行升级改造,尽管场馆修缮一新,但拘于馆舍条件等因素影响,仍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

  正值暑假,石家庄市图书馆再度迎来年度客流高峰期。走进馆内可以看到,各阅览室都坐满读者。周末“石图讲堂”时间,赶来听讲座的人稍晚几分钟,连门都挤不进去,只能闻声兴叹,悻悻离去。

  石家庄市图书馆馆长刘国红告诉记者,市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为55000平方米,总投资5亿多元,2016年3月破土动工以来,经过3年多时间,目前主体建筑和外立面装修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和内部装修施工。他说:“按照建设计划,今年年底新馆项目将全部竣工。”

  石家庄丝弦剧院,是戏剧演出的专业剧场,自2017年建成启用以来,连续举办“丝弦经典剧目演出季”暨丝弦剧种“东西南北中”五路流派交流展演活动,促进了历史上五路丝弦流派的首次“团圆”,对于剧种的传承、发展意义深远。

  石家庄美术馆十年来,举办了400余场展览,“对画大师——近现代艺术大师展”“徐悲鸿与他的时代”等重磅展览,引得全城轰动,成为文化焦点。

  石家庄市的文化品牌“彩色周末文化工程”至今已举办二十六年。叶琳 摄

  惠民工程

  精彩演出扮靓百姓文化生活

  “作为文艺工作者,能为百姓送上优秀剧目、文化大餐,我们感到很自豪。每次瞧见台下十里八乡老百姓来看戏,看大家笑得那样开心,我们都感觉挺幸福,很满足。”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党支部书记、代团长刘莉沙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刘莉沙介绍,每年春节刚过,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石家庄市直各艺术院团的演员就早已带上行囊,踏上送戏下基层的征程。下乡演出条件不比剧场,大风天,北风呼呼地吹,一张嘴满口沙;大雪天,雪花扑簌簌地下,大家手脚都冻得裂开了口子。乡亲们心疼大家,嘘寒问暖。演员们也都精神振奋,干劲儿十足。

  丝弦剧团的演员动情回忆,今年正月初五,剧团在柳辛庄、康庄两个台口演出时,临到饭点,老乡还端来饺子,邀请他们一起过年。乡亲们说,“听着原汁原味的家乡戏,心里高兴。演员们这么冷的天给我们唱戏,大家心里暖融融的,送点热汤热饭是个心意。”

  据了解,多年来,石家庄市各艺术院团一直坚持下基层演出,每年从正月开始,一直持续至6月初,一般演出在800场以上。2019年上半年,送戏下基层演出场次再创新高,达890场,超额完成全年800场演出任务,很好地满足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除了本地艺术院团的演出,石家庄市宣传文化部门还积极邀请国内外多种类、高品质的文艺演出登上石家庄舞台,推出了“引进高雅艺术演出”“一月一名剧”等文化品牌,让市民真正享受了文艺大餐。“这些年,全国的梅花奖获得者大部分都来过了,尚长荣、李胜素、于魁智这些名角还不止一次来演出。”戏迷纷纷感叹,在家门口看经典大戏、名角,戏迷现在很有耳福。

  仲夏夜,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城市的公园、农村广场音乐声起,迎着拂面的阵阵凉风,人们三三两两走出家门,纳凉休闲。跟着音乐舞一支《咖喱咖喱》,伴着二胡哼上一曲《歌唱祖国》,“唱唱歌,跳跳舞,活动活动,晚上睡觉也舒坦。”石家庄市民胡大姐说。

  石家庄市的文化品牌“彩色周末文化工程”至今已举办二十六年,在城乡早已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每年从5月前后起,全市有近千场演出,在城市的公园、建筑工地,农村的小广场、田间地头陆续上演。这样的热闹景象,会一直持续5个多月,至国庆前后形成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