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同心圆”创

2019-12-03 02:31栏目:汽车

如今,全球经济社会格局正进入深度调整期,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创新驱动发展是大势所趋。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关于“支持依托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2017年11月,科技部制定了《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积极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作为新时代下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是新生态、新模式和新技术的集成体。通过积极构建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资源集聚的平台,国创中心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积极践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思路和原则,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链接了更多企业,撬动了更多社会资本,整合了更多科技资源,集聚了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建立起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的综合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了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即“同心圆”创新生态系统。

国创中心“同心圆”创新生态系统包括三个层次,从内而外分别是国创中心核心层,由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组织组成的主体层以及政策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环境层。该系统以国创中心为内核(核心层),通过政策链、创新链、科技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科技服务链联结了不同创新主体(主体层)和外部环境(环境层),通过资金交换、知识传递和人才流动促进不同层次的相互作用,层层推进,实现集窗口、杠杆、桥梁作用于一体的创新功能,是具有适应环境、灵活结构、创新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如图一)。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同心圆”创

图一


(一)创新生态环境:双元优势保障

国创中心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结合的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形成了市场主导和政策引导双元拉动科技创新的巨大引擎,为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演进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充分发挥国有体制和市场化运作的双重作用下,国创中心形成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创新路径:即面向国家和政府需求的创新路径和面向市场需求的创新路径。这两种路径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既能体现国家意志,又能满足行业需求。

(二)创新生态结构:多链融合推进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创中心以多链融合为主要推动力,通过链条的自我完善和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形成了“双基-双核-双助”的多链融合结构,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其中,创新链和政策链能直接联结核心层、主体层和环境层,是创新生态结构的两大基础(即双基),决定了国创中心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内容;技术链和科技服务链联结核心层和主体层,是国创中心的两大任务方向(即双核),通过为不同创新主体提供技术和科技服务使国创中心能聚集拥有不同创新需求和创新优势的主体;国创中心通过人才链和科技资金链直接联结主体层、间接联结环境层,是国创中心开展业务开展的两大支撑(即双助)。六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双基-双核-双助”的多链融合结构,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

同时,国创中心遵循围绕政策链和创新链强化技术链和科技服务链,围绕创新链、政策链完善科技资金链、人才链,围绕科技资金链和人才链支持技术链和科技服务链的设计思路,利用关键节点推进“六链融合”,重点突破模式困境,发挥创新链、政策链的核心作用和人才、资金的交互迭代作用和放大作用,实现技术和科技服务的有序发展。

(三)创新生态功能:小核心复合大系统功能

不同于传统协同创新组织,国创中心在成立之初被赋予多重使命:探索以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体系建设新方向、实践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组织模式的新载体、寻求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点、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新抓手等,这种多样化任务也就决定了国创中心要建成具有复合型的功能体系,即内涵杠杆作用、桥梁作用、窗口作用于一体的功能体系。以小核心拓展大网络,既能集聚全球优势资源,又能突破前瞻、共性技术,实现技术创新;既能引领参与主体共同发展,又能完善机制体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