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政府出手力帆股份的“生机”在哪里?(2)

2019-10-28 10:20栏目:汽车

  不过,行业人士认为,力帆股份与东银集团有很大不同,后者主要业务为农业及特种车。其中,农业在重庆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及扶持可能,特种车更是政策性市场,相对来说“挽救”难度较小。而力帆的业务以私人领域为主,政府很难去救助。

  “在我看来,重庆债委会的成立,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确保债务和回笼资金不被转走,保障工人工资等下发;二是要确保资金回归。”行业人士指出,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被“输血”,而是要有“造血”的能力。

汽车之家

  上述人士认为,力帆汽车“造血”能力较弱。一方面相对来说,力帆汽车产品在市场竞争力不足,虽然不论轿车还是SUV领域都有多款车型上市,但没有一款车型可以完全支撑品牌力;另一方面,在如今车市表现不佳的大环境下,力帆想要发展显得更为艰难。

  多手段自救,下一个市场在哪里?

  当然,面对多重危机压身,力帆股份也在不断寻求“自救”。第一步是想盘活资金。去年10月,力帆股份将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转让给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获得33.15亿元资金;同年12月,力帆股份又将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6.5亿元转让给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车和家全资子公司)。

汽车之家

  此外,力帆汽车还计划通过闲置募资“输血”。今年7月,力帆股份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通过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终止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公司拟终止“汽车新产品研发”项目,并将该项目尚未使用完毕及已完成投资募投项目的共同节余募集资金总计4.49亿元全部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不过这种做法引来了监管的问询函,最终被迫放弃。

  第二步则是业务重心转移。根据力帆股份计划,公司将聚焦公司优势产业,加大对摩托车产业的研发投入,优化产品质量和结构梯队,巩固并增强摩托车产品竞争力。这意味着这家从摩托车起家的企业,在经历想新能源业务转型后,又将重心回归摩托车。

  根据力帆股份财报,其在2009年净利润开始超过3亿元,2010年时的净利润达到4.4亿元,此后力帆控股的净利润一直在3亿元到4亿元之间徘徊。2015年,由于在新能源等领域的投入增加,力帆控股的净利润缩减至1.1亿元。

汽车之家

  随后几年,在新能源车补贴滑坡、行业陷入低迷等背景之下,力帆股份乘用车业务也是迟迟未见起色,回归老本行仿佛成为必然。于是,原本负责乘用车业务的公司副董事长陈卫、总裁马可同时辞职,原本力主摩托车业务的常务副总裁杨波增补为公司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并聘任其为总裁。一场改革势在必行。

  在力帆股份看来,公司拥有用户接受度高且技术领先的全梯队摩托车产品,建立了丰富的国内外销售网络,预计未来有极大希望迎来新的增长。而行业人士也表示,在车市销量连续下滑的当下,能够更聚焦核心业务,而非盲目在汽车领域投入,并非坏事。

汽车之家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摩托车可能也并非很好的出路。一方面力帆汽车摩托车市场在萎缩,今年上半年其销量为44.17万辆,同比下滑的同时,国内排行也跌出前三,位列第五;另一方面,从国外主“战场”——东南亚地区来看,摩托车需求饱和的同时,日韩一些传统车企也在生产相对低价的摩托车,抢占了大量市场。

  因此上述人士认为,对于力帆来说,如果能够拿下乡镇低速电动车和电动三轮车市场,或许更有前景。目前来看,这部分市场在农村城镇化大背景下被不断扩大,而在价格相差不大、油电使用成本差异大的情况下,电动产品比燃油摩托车会更具有前景。

  全文总结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车企被传处于危险的边缘,企业面临危机的最大原因在于产品竞争力的缺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更具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走的更好、更远。期待在车市处于“冷静期”的当下,车企们能更聚焦、更技术的面对产品,在“寒冬”之后,遇见更健康的企业和市场。(文/汽车之家 章涟漪)

(责编:胡挹工、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