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江淮汽车三十未立:各条产品线处于严重下滑状态(2)

2019-08-14 05:47栏目:汽车

在相继推出瑞鹰、宾悦后,由商用车转型乘用车的江淮汽车逐渐摸清了乘用车市场的门路。2008年9月的成都车展上,江淮汽车正式发布一款全新轿车,有两厢、三厢紧凑版本,分别被命名为“同悦”及“同悦RS”。

与国内许多自主品牌不同,江淮汽车的新车从发布到上市的时间往往很短,动作非常迅速。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操作方式有利于江淮汽车在当时快速抢占市场,但由于多数车型的研发、测试时间不充足,这些已上市的车型总会存在各种小毛病,不利于江淮汽车在市场中树立口碑及长远发展。

在同悦系列车型发布仅两个月后,江淮汽车便在2008年11月17日将这两款车型正式推向市场。随后不久,2009年上海车展期间,江淮汽车又带来了一款定位于紧凑级市场的新车型———江淮和悦。同年10月18日,包括三厢轿车、MPV车型在内的江淮和悦系列车型正式上市。

短短几年时间,江淮汽车就已经形成了由瑞鹰、宾悦、同悦、和悦组成的乘用车产品线。到了2010年,江淮乘用车已拥有成型的产品体系,江淮汽车在乘用车领域形成C、B、A、A0级轿车、SUV、MPV六大系列平台。

与此同时,江淮乘用车于2010年在全国建立起150家专营店,销量达到创纪录的20万辆,位列当年自主品牌销量第7位,占江淮汽车当年总销量的43.4%。在当年制定的“十二五”计划中,江淮汽车曾宣布,至2015年,乘用车要占江淮汽车总产量的三分之二,这意味着,江淮乘用车销量将达到100万辆。

4

多线失利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在中国车市增速逐渐放缓的背景下,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车企进入中国市场,以及自主乘用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等待江淮汽车的是一场残酷的竞争。

2011年,江淮乘用车销量增速大幅下降,当年仅销售约21.5万辆汽车,同比增长8%。此前,这一增幅均保持在50%以上。进入2012年,江淮汽车的销售情况并没有随车市回暖而好转,其主要乘用车产品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为了扭转局面,江淮汽车开始调整自身产业结构,首先便是对乘用车战略进行深化与升级。2012年广州车展开幕前夕,江淮乘用车正式发布“瑞风+和悦”双品牌运营战略,根据这一战略规划,未来,江淮乘用车产品将按目标客户属性差异分别归入瑞风与和悦两大品牌中,并统一采用“品牌+字母+数字”的命名方式。

然而,就在江淮汽车打算推陈出新,重新谋划乘用车未来时,一声“惊雷”扰乱了它前行的步伐。

2013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江淮汽车同悦轿车底盘周围钢板及车身钢板锈穿,许多车主纷纷表示,他们发现问题后曾多次申请维修、更换车辆,但并未得到江淮汽车方面的妥善解决。

此事一经曝光便引起了消费者对江淮汽车质量问题的关注。事发后第二天,江淮汽车表示,将召回问题批次的江淮同悦轿车,彻底、妥善地解决此次问题。

虽然认错很快,解决问题的行动也算迅速,但此事仍对江淮汽车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2014年,江淮汽车轿车产品销量为5.28万辆,同比减少50%;到了2015年,这一数据已大幅缩减至不足3万辆。

此时,恰逢中国车市迎来SUV“热潮”,于是,江淮汽车开始把目光聚焦在SUV领域。

2015年,凭借小型SUV瑞风S3的热销,江淮乘用车当年销量达到近35万台,同比大幅增长75%。

但是,随着SUV市场逐步进入红海,江淮汽车产品面临同质化严重、小毛病多、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2017年,江淮汽车SUV板块全年累计销量为12.13万台,同比下滑55.9%;2018年,江淮汽车SUV板块再次萎缩,全年累计销量仅为9.32万辆,同比下滑23.16%。

与此同时,江淮汽车的MPV板块也进入了停摆阶段。近年来,随着消费不断升级,以舒适性见长的家用MPV产品开始大行其道。而江淮汽车瑞风MPV产品瞄准的对象大都是政府机构和企业用户,主要为商用领域,在政府取消公务用车采购后,瑞风MPV的潜在市场规模开始萎缩,增长乏力。

由于SUV和MPV业务皆萎靡不振,2015年后,不再专注轿车产品的江淮汽车逐渐陷入困境。

5

全面“溃败”

江淮汽车的困境在2018年展现的“淋漓尽致”。

财报显示,江淮汽车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500.92亿元,同比增长1.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86亿元,同比下降282.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亏损18.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