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蓉平:加快建设产业功能区(2)

2019-08-22 06:21栏目:新闻

  反面的例子也有,比如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它始建于1957年,目前拥有30个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在内的综合科研实体。尽管在东部地区科技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长期基础设施不健全,生活、工作诸多不便,使不少科技人员相继离开。

  再比如号称“日本硅谷”的筑波科学城。它是上世纪60年代,日本从贸易立国转向技术立国的大背景下诞生的。筑波科学城位于东京都市圈东北60公里。其成功之处在于政府主导,统一规划,注重环保,保证了科学城的持续发展。但其弱点也很明显。一是重研究轻产业。筑波科学城从一开始就定位于研究园区,使得其缺乏明显的创业导向,科研转化和产业导入的能力不足。其次是重政府轻市场。私人投资和企业投资较少。这种不以市场为主的管理模式,注定其市场活力不足,投入产出比较差。三是宜居生活配套不足,许多人虽在筑波工作,但却不愿意住在筑波。吐槽前三位的是“不良的交通方式”“购物不方便”和“娱乐设施的缺乏”。

  在成都建设产业生态区的过程中,要积极学习借鉴波士顿,并注意避免走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和筑波科学城的老路。

  (三)建产业功能区,究竟如何干?

  建设产业功能区,必须谋定而后动。2017年7月,成都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的产业功能区,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建设产业功能区,必须因地制宜。一个区域主打什么,资源有哪些,优势在哪里?各地需要结合自身特点认真“号脉”,确定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如高新区、天府新区、经开区,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鹿溪智谷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服务功能区、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等,布局战略新兴产业,需要把这些产业培育成优势产业的同时,追求一定的发展速度,从而助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像“西控”区域,是成都“天府之国”“休闲之都”的生态本底,产业功能区建设需要考虑到成都的永续发展。如崇州建设优质粮油产业区,美田弥望,茂林修竹,“风吹稻花”文创综合体造型如同层层起伏的秋日稻浪,融入了周边的自然风貌,产业、人居两相宜。

  建设产业功能区,必须建强两个链条。第一个是适应产业发展的链条,围绕重点发展的产业建立全套供应链。在建链、强链和补链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发挥平台性机构和赋能性企业的带动作用,目标就是要形成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生产要素的配置中心。第二个是适应专业人才集聚的链条。按照“人城产”的逻辑,聚人才能兴产。要将产业功能区建成为满足特定人群需要的高品质社区。因为产业功能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体制机制的变革,改革最根本的方向就是“专业化”,这是产业功能区跟高新技术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相比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因此,要培育专业化团队,实施专业化管理,推行专业化政策,创新专业化运营,一切围绕专业化来。

  产业功能区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论。新建的产业功能区,正如白纸好画画,需要从一开始就平衡好聚产、聚人两者的关系,高标准谋划和建设特色产业先进要素的聚集区、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社区。而对于既有的部分产业功能区,要按照“职住平衡、聚人兴产”的新理念,加强补短板工作。尤其是从人的需要出发,配套学校、医院、交通、商超、社区公园等公共服务。

  (四)只有想得明白,才能干得专业

  之所以产业功能区是一场革命,最根本的变革就是两条:思维方式的改变和体制机制的变革。产业功能区建设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主要取决于成都各级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成败。

  为此,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打破思维惯性和工作惯性,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社会服务的主战场已转场至产业功能区,要充分研究、把握产业功能区的特点,认识并遵循超大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变化,以对城市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前布局、未雨绸缪,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不让污染成为公害,不让堵车成为常态,不因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和产业经济规模的扩大而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

  人不能攀上他所不知道的山峰。产业功能区这座山峰,只有我们想得明白,方法专业,方能攀上山顶看见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