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三年三大步:武汉“三乡工程”激活沉睡的乡村

2019-05-26 21:21栏目:新闻
TAG:

三年三大步:武汉“三乡工程”激活沉睡的乡村

  武汉“三乡工程”吸引全国关注

三年三大步:武汉“三乡工程”激活沉睡的乡村

  农房变民宿,网红打卡地

三年三大步:武汉“三乡工程”激活沉睡的乡村

  能人、企业回乡投资,多种产业蓬勃兴起

  长江日报讯 “一小时车程、一幢幢时尚农房、一口口新鲜空气、一座座现代化村庄”。5月23日,周末临近,黄陂杜堂村的精品民宿已经“一房难求”。2017年以来,武汉持续推进“三乡工程”建设,黄陂杜堂村、蔡甸天星村、新洲丰乐村、江夏小朱湾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村庄脱颖而出,成为市民假日休闲、享受田园风光的好去处。

  市民下乡让房子“活”了,能人回乡让家乡“富”了,企业兴乡让土地“醒”了。从2017年创新开局,到2018年纵深推进,再到2019年拓面提质,“三乡工程”三年三大步,在乡村富农民、助创业、美环境、促文明,激活乡村沉睡的土地,架起城乡要素资源互通互联互融的桥梁。

  截至目前,全市创新实施“三乡工程”的行政村达到600多个,吸纳社会资金300多亿元,“三乡工程”在全国引起强烈关注,获评“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样”。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武汉的探索与实践,受到中农办、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肯定。

  “政府+市场+社会”构建乡村建设新格局

  江夏小朱湾是“市民下乡”的发源地。实施“三乡工程”以来,吸引了一批有情怀的市民,下乡租赁闲置农房创新创业。一栋普通闲置农房,能为村民增收3万-6万元。目前,小朱湾成功引入多个“市民下乡”项目,涉及精品民宿、文化书院、摄影培训、休闲农庄等多种模式。每逢假日,这儿游客如织,高峰时期日接待客流近2万人次,村民返乡开办农家乐,年收入远超在外打工收入。亲身经历“三乡工程”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朱湾村民发自内心地感叹:“赶上‘三乡工程’的好时光,咱们湾里的生活大变样了。”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方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政策。同年2月25日,通过对小朱湾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工作,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新农村建设可以探索“市民下乡、村民进城”的路子,鼓励中心城区有志创业者下乡投资。3月25日,全市再一次明确提出要发挥全社会的作用,通过实施“能人回乡工程”,鼓励支持有理想有抱负有情怀的工商企业家、新知识阶层、在外成功人士积极投身投资农业农村建设。

  2017年4月7日,我市在小朱湾组织召开“市民下乡、村民进城”现场动员会,正式拉开了“三乡工程”的序幕。

  武汉实施“三乡工程”,对“政府+市场+社会”的新农村建设路径进行了实践探索。经过近半年的推广实施,9月,市委、市政府将武汉新农村建设的系列新举措归纳为“三乡工程”,即“市民下乡” “能人回乡” “企业兴乡”。

  “市民下乡,就是鼓励和引导市民下乡过田园生活,带去城市文明,租用农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能人回乡”就是鼓励和引导创业有成的能人,反哺家乡返乡创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企业兴乡”就是鼓励和引导有社会责任感、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推动整村股份合作开发,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开辟“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新路径

  蔡甸天星村,曾是一个破败的荒凉村,如今已成为华中地区远近闻名的“网红小镇”,“三乡工程”时尚新地标。

  在“三乡工程”政策指引下,“回乡能人”许江租用闲置农房178栋,流转土地1800亩,一期投入4亿元,建设“花博汇”。将农房改造成欧式风情街,打造集创意、创业、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创业平台。如今,花博汇项目带动企业积聚、产业积聚,吸引创业人员达到150人,带动周边近500名村民就业,引进网络直播,成为时尚网红必去打卡地。

  实施“三乡工程”,是武汉“三农”工作的新创造、新抓手,是乡村振兴战略在武汉的探索与实践。“三乡工程”开辟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的实现路径,变农民空闲农房为财富要素,变农村资源为创富资本,变农产品为农商品,变农民为合作股民,变乡村为宜居创业乐园,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资源要素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