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家长“不懂装懂”+教师“懂装不懂”研究性学习在“奇葩”边缘挣扎

2019-04-03 08:23栏目:新闻

原标题:家长“不懂装懂”+教师“懂装不懂” 研究性学习在“奇葩”边缘挣扎

“我女儿上一年级,学校老师留的一些探究性、研究性的作业我当家长的都看不懂,思考起来也没有什么头绪。”孙建红(化名)说。

这种抱怨在中小学家长群体中并不新鲜。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多位中小学家长中,100%的人表示曾帮助孩子做过研究性的作业,其中超过一半的家长认为自己并不具有指导孩子进行探究性作业的能力。而最近媒体报道的被学生和家长频频吐槽的“奇葩”作业,也多为各式各样的研究性作业,或者是打着研究性旗号的真奇葩作业。

而让记者略感震惊的是,孙建红不仅是一位小学生的家长,同时还是陕西省一县级小学五年级的科学教师。

一位科学老师也为孩子的研究性作业发愁,这多少有些讽刺。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给中国教育发展提出了一道艰深的命题。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在之后的10多年里,中小学大张旗鼓地实施了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给学生布置研究性的作业,从课堂到校外,从静态到动态,从家庭到社会,五花八门,样样都有,研究性学习反映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当像孙建红这样的科学老师也对孩子的研究性作业没有头绪时,我们不禁要问研究性学习怎么了?为什么研究性作业总被“奇葩”的抱怨声包围?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多位家长和一线教师及专家,试图寻找答案。

家长“不懂装懂” 研究性作业成了家长捉刀的代名词

把孙建红难住的作业是一个科技小制作。由于自己对相关领域的知识了解得并不多,孙建红便在网上找了一个制作发明过程,跟着学会了之后,让孩子当作业交给了老师。让孙建红暗自庆幸的是“还好别的家长没有也照着同样的例子学,要是大家都模仿同一个就不太好了”。

不少家长像孙建红一样,老师给孩子留的研究性作业自己也不是完全懂,也就是硬着头皮到网上查查资料、东拼西凑,把作业完成了。

“不懂装懂”的家长担心的是自己拼凑来的作业有没有跟其他家长的重复了,而专家们担忧的则是本来留给孩子的作业,却被家长代劳了。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课程室主任朱传世指出,老师们布置作业通常要完成几个基本功能,一是巩固学习,二是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第三个就是能够灵活地去运用、去创造,“学完的知识得用,不用的话,知识就没有变成智慧。”朱传世说,这是一个由“知识”变成“智慧”的链条。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并不懂得这个道理,有些家长还抱着传统的观念,认为学习就是单纯的掌握知识,他们更愿意看到孩子一遍遍地“刷题”,而另一些家长则担心孩子的知识水平有限,自己完成这种研究性课题的话,不会完成得很好,担心老师会批评。于是,家长们便向孩子伸出援手。

“孩子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每个假期老师都会布置小报,静态的有介绍一本书,动态的有参观海洋馆后介绍海洋生物……当时孩子不太会制作ppt,再加上不希望孩子使用电脑的时间太长,于是便帮他完成一部分。”初一学生家长郭娟说,不过,让郭娟着急的是,现在孩子似乎形成了习惯,但凡看到作业里有“小报”,就直接扔给妈妈,自己懒得动手。

从伸出援手到完全代劳,家长们起初似乎只是为了“帮孩子一下”,却一步步地使得研究性作业完全流于形式,孩子无法得到锻炼,家长也因为无缘无故增加了负担而怨声载道。

教师“懂装不懂” 伪研究性学习形式大于内容

家长们不理解研究性作业,“不懂装懂”地抱怨作业“奇葩”,而在学校里,一些教师的行为却恰恰相反。

记者发现,现在只要是进入学校进行采访,看到的课堂一定是研究性、探究式的,课堂上学生们讨论得热热闹闹,效果却不得而知。

不久前,在北京一零一中学举办的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听到教育专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西平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听了一节讲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数学课,课堂上老师给学生们呈现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与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土地,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进行比较,还进行了充分地讨论,最终在下课之前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我旁边坐着一位数学专家,他对这样的课堂非常不理解,‘这节课不就是一句话?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陶西平跟他解释,这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探索的过程,结果那位数学专家回答:“探索是要探索未知,而其实学生们在上课前只要看看书,就已经知道面积公式是底乘以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