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失控的农业:农业工业化的危机与全球食物系统(3)

2019-07-14 21:16栏目:美食

回头看,不清楚农民究竟是踏上了一条怎样无止境的路:期望投入最小的成本,来创造最大的生产效益,结果却是收益递减。无可避免地,大规模生产势必会压缩农民们的利润空间,遭受这个惨痛教训的农民们体会到,这个诱人的农业新体制并不像人家所说的那么好。他们只好关门歇业。

动物与农作物曾经是互利共生的合作伙伴,但工业化却迫使它们拆伙。大规模种植单一作物的“大麦巨头”崛起,农地随着田篱消失而增大。大自然面对多样性的消失而发出的抗议声已被农药淹没,而昆虫和杂草原本是在大自然法则的控制之下的。土壤被迫日益辛苦地工作。昆虫和杂草被消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断减少,寂静的春天更添恐惧——工业化农业的沙漠上再也没有鸟儿歌唱——一如卡森在她那本揭露弊端的书中所记录的。现今全球几乎没有一个角落,不触及某种程度的集约化农业。

近几十年来,情况有所改变,有时甚至变得更好。例如,欧盟已明令禁止将小牛提前放进棺材里——狭窄的小牛栏(veal crates)——让它们在其中终其一生;目前全球也禁用具毒性且破坏力强大的滴滴涕(DDT)农药。

然而,在卡森和罗伯茨发出警告的50年后,食物的生产方式再度站在十字路口上,英国林肯郡的美式大型农场提案就是最佳例证。当时提案要把原本在牧场上放养的8000头牛永久安置在只有混凝土和沙石的畜舍里。英国农村在这场对抗战中翻开了新的一页,当地居民、美食家、名厨、环境和民间社会团体群起抗议。最终,这项提案被撤回。然而关于新一轮农村集约化的隐忧也在同时浮现:更大规模且超集约化(super-intensification)的美式“大型农场”(mega-farming)出现在欧洲的土地上了吗?它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而这种模式的农业对美国本身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我很荣幸能在由彼得·罗伯茨所创立的慈善机构、世界领先的农场动物福利组织——“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中担任首席执行官。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目前在欧洲、美国、中国和南非均有办事处和代表处。2011年,我接受董事会主席瓦莱丽·詹姆斯(Valerie James)给予的挑战,揭露原本立意良善、以“为国家与世界供给粮食”为愿景的产业为何会走入歧途:将获取利润看得比供给粮食重要。人类、动物和整个地球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对此,我们可以怎么做?撰写本书的想法因此而生。

我决心探索今日全球食物系统下的真相。我担负起调查记者的角色,追踪可能的线索与举报信息,揭开食物生产集约化的神秘面纱;我也常常利用我的职务,使用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的名片,来让自己脱离尴尬的处境。

两年多来,我与《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的政治版编辑伊莎贝尔·奥克肖特(Isabel Oakeshott)及一支摄影组,一起探索左右我们盘中食物的农业、渔业、工业化生产和国际贸易等的错综复杂的网络。我通过自己在各地的人脉,查明应该去哪里,找谁谈话。根据国家与地区在全球化下世界食物体系中的参与程度,我们拟定了一份拜访清单。加州显然是首选,不仅是因为它有诸如好莱坞这样的文化输出,还因为可以在那里看到未来的农作方式;中国的势力逐渐崛起,它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以及饲养猪最多的国家;阿根廷则是全球输出作为动物饲料的大豆最多的国家。我想要亲自看看,这些提供饲料、原料,甚至盘中食物的遥远土地上的人们,如何受到失序的农村工业化的影响。我非常希望从那些参与其中以及受到影响的当事人那里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本书所撰述的,不仅是他们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