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万物滋养》第二季完美收官 美食纪录片再创典型制作范例(2)

2019-06-17 01:36栏目:美食

  这种平视自然的制作理念既是对当下美食纪录片创作的一种创新,也使得影像的人文关怀顺理成章地在叙事对象的个体化中寻找到了真正的落脚点,进而达到了纪录片思想内涵的反映和主题外延的拓展目的。

  同时,就在这种第一人称视角之下,创作者又在每个故事当中偶尔性地引入事件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视角,以期佐证其宏观叙述内容的可信度。无论是在内蒙古草原上的伊拉塔一家,还是河南的驴磨夫妻,亦或鄱阳湖上的渔民毛师傅,他们都属于不同自然生态中的美食制作者、亲历者。

  通过他们的讲述和访问,纪录片相当于引入了一种内聚焦叙事,每一种美食味道在事件亲历者和见证者的感受之中获得了较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无疑,他们在影像中的观看视角,比之第一人称的解说词又来得更具说服力,也更易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感。

  生动唯美的视听语言

  除此之外,作为一部由知名专业团队倾力打造的大型纪录片,可以说,《万物滋养》第二季在影像的拍摄以及视听语言的选取上也下足了功夫。

  在每一个篇章中,观众们不仅可以看到视野辽阔、气壮山河的航拍镜头,而且还能欣赏到星转斗移、一日三秋的延时摄影。田野中不停摇晃的水稻,天空中四处窜动的乌云,湖面上急速涌动的细水,以及在草原中哺乳的牛羊,在森林中扎根的植物,在江湖中游弋的鱼虾,自然百态,尽收眼底。

  通过虚化前景或背景、采用逆光拍摄、营造画面暖色调、镜头运动方式的选择、画面构图形式的象征性、放大倍率的微距摄影等各种特技摄影技术,纪录片在形式上既保证了散文式的影像语汇构建,又在内容上契合了观众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观察,观众的观看亦获得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后期制作中,“万物”团队还特意将一些学理性较强、普通人较难理解的生物科学知识制作成了趣味性十足的动漫片段。俏皮可爱的影像把生态与食材、人类与料理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动画演绎,纪录片也因此变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科普知识就在无形之中被传递给了观众。

  事实上,在商业主义发达、媒介信息便利的年代,人们对物质与精神两者的取舍、平衡也正悄然变化着。在人们的物质享有心态膨胀的同时,也不免感受到了精神享受的匮乏。

  但是,《万物滋养》系列却旨在探求中国人健康哲学背后的自然趣理、美食妙理、文化肌理与科学道理。这种对人文价值的颂扬,显得弥足珍贵,相信它也正是我们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精神需要之一。

  《万物滋养》系列是中国首部健康美食纪录片,同时它也是由总导演张钊维率领的制作团队配合著名音乐人钟兴民的主题音乐联合打造出的一部老少咸宜、男女皆爱的合家欢式纪录片。它的出现,不仅为美食纪录片领域再创典型制作范例,而且还为观众甄选出了一份自然的健康美食清单。

  在当今文化更新加剧的年代,很多传统的饮食文化以及自然百态未能得到很好的传承和记录,它们已渐行渐远地遗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不失为一种遗憾。

  也许在某一天,某些美食和生态无人问津之时,在《万物滋养》系列中,人们还能依稀地找寻到它们的身影,这也足以令我们获得一份欣慰,相信这也是纪录片创作者对自身“责任”的一种履行。

原标题:《万物滋养》第二季完美收官 美食纪录片再创典型制作范例

值班主任: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