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六次旅途,六道风味,一个德国人尝到的“中国

2019-05-21 21:25栏目:美食

中国贵为世界美食古国,素来把“民以食为天”视为公理,吃好吃的不算骄奢淫逸,而是讲究生活品质。聚众饕餮的当然更值得赞美,美食就是友谊的桥梁。
千百年来中国人深谙此道,以至于美食成了中国文化的名片,从古到今无数外国人也因为好奇东方美食而来中国一探究竟,不乏迅速圈粉者。德国人马可斯·赫尼格来中国已经二十多年,与中国女性结婚并生儿育女,住在上海虹口的老房里,一推开门便能见到烟火气十足的中国马路、中国味道与中国话的聊天打趣。在《天堂之旅:六道风味品中国》这本美食游记里,他就像读者展示了从哲学到实践、从真吃到谈吃的游历过程。

六次旅途,六道风味,一个德国人尝到的“中国

老北京卤煮  IC 资料图
在他一路上寻找美食、访友推杯换盏的过程当中,他 “像一个社会学家那样去吃中国菜”,中国菜和中国人吃饭的规矩、做饭的模式,,被抽丝剥茧,一层一层展现出来。他相信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更相信自己亲眼所见与亲口所尝。没什么成规能干扰马可品味中国菜,即便在吃河豚、吃蛇的时候,他也胆战心惊过,结果却是好菜穿肠过、宾主皆开心。在马可的眼里,吃也是一条纵贯社会各阶层的脉络。上至前朝皇帝溥仪,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周恩来,下至普通街巷居民、摊贩、自制创新菜的农民、知何处可吃到绝品的出租车司机,加上中间游走、仿佛置身事外的美食家、食评人,还有经验丰富的专业厨师们,都有资格站出来证明某种东西好吃、做某道菜的方法有其绝妙之处。
中国食文化的奥妙,马可也用这实为六次旅途、全程八千公里的“六道风味”予以全面揭示。
他的“头道风味”就是吃与中国人立身之道的关系。四面八方的中国人口味不同,与中国巨大国土各个区域截然有别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也与地方风土和经济条件的决定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有关。而相同之处在于,无论身居何处,祖上是否迁徙,中国人都很在意口福,讲究养生,懂得享受,以吃好为幸福,以让家人吃好为爱。各地的中国人也有具体的方法,去接受、转化、创新食材的使用方法。通过写朋友请家宴,马可也着墨于中国人宾主之谊中的善意与顽皮,上海友人周家兄弟请他到家里吃饭,酒过三巡,要拉着二胡把昆曲、革命歌曲、上海老歌唱个遍,让他着实开了眼。
北京之行,促成了他的“二道风味”,探究了烹饪与政治学的关系。吃这件事可大可小,国宴上的一道烤鸭可以促进中美关系,胡同里的一尊铜锅可以增强朋友感情。包子、饺子、卤煮、烤鸭,从遥远的历史传说到眼前需要排长队才能吃到的火爆小店,中国美食无一例外地有特定的发明理由和漫长的演变历程。
也有无奈,象征着圆满的108道满汉全席,马可和朋友吃了个14道菜极简版,回味不佳。“宫门献鱼”的鲈鱼吃着像冷冻的,“双珍扒鹿肉”里的驼蹄味同嚼蜡,号称用在承德农庄里专门养的孔雀做的“满汉孔雀肉”太腻。马可总结道,“除了厨师手艺欠佳,商家利字当头外,食谱语焉不详也是原因之一。”没能品到皇家美食的独特魅力。

六次旅途,六道风味,一个德国人尝到的“中国

满汉全席(石雕复刻版) IC 资料图
在北京南站饥肠辘辘下火车时,却没法立刻吃到特色京式早餐,也让马可对现代化的城市批评了一番。他觉得没有让游客体验老北京文化的餐馆,就像没有让游客感受到“北京欢迎你”。看到身着各色制服面无表情的工作人员,倒是有“十足的安全感”。
在四川和重庆,马可高呼辣是中华大地独树一帜的口味标志,这第三道厉害“麻辣主义”,不仅是当代人压力生活密不可分,其背后更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川菜世界。他在其中看到了中国人精于钻研和创造的不懈精神,总有人在想办法做点儿新菜,不存在准确的菜谱,总有“适量”等可操作空间。不论是火车上吃麻辣方便面的年轻夫妇,还是随处可见的火锅店,马可也亲口尝到了辣是一种刺激,一种瘾,一种释放压力的药,肌肤魔力,也象征着极有活力的未来。

六次旅途,六道风味,一个德国人尝到的“中国

重庆南山泉口水鸡、歌乐山辣子鸡,川渝地区人们想法设法花样。   IC 资料图
回到江南,第四道精雕细琢的苏菜无疑让马可平静安然了下来,而美食所表征的文化情怀却浓重有味。他记述了在苏州举办的“美食十八罗汉”大型宴会,受邀前来聚餐的各路老饕、美食文化人各显其能,比品位,也比对美食文化的挖掘。在观前街太监弄得月楼,苏州烹饪协会华永根会长与得月楼林金洪总经理宴请陶文瑜、刘锡安、沈宏非等江浙沪美食家、食评家、厨艺大师和媒体大佬。老饕们一边品太湖碧螺虾仁、黄泥香酥煨蹄、炀帝蜜蟹拥剑、石家鲃肺清汤等苏州名菜,一边还就食材、餐桌礼仪甚至美食家和文人到底谁更懂吃,火热品评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