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从“小”到“大”,公立医院发展不停歇

2019-11-01 13:55栏目:健康
TAG:

公立医院是集中体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窗口。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公立医院的规模由小变大,以人民为中心,以公益性为导向,逐渐凝练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目标,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培养医学合格人才、引领医学科学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基本成形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医疗机构、医疗设施设备、医疗技术人员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当时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医院仅有2600家,面对的却是5亿多的人口。严峻形势之下,我国政府将一部分解放军野战医院转为地方医院,并接收了一批旧政府和外国教会及慈善机构遗留下来的医疗机构。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政府陆续投资建立了大批公立医院,逐步构建了公立医院服务体系。除政府卫生部门所属医院外,还有工业及其他部门所属医院,呈现多部门办医格局。从1956年年初开始,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下,部分民营医疗机构也转为公立医院。

伴随共和国成长,我国公立医院的数量持续增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医院数量由1949年的2600家发展到1980年的9902家,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持续走高,增加到1980年的2.18张。

“全国医院面貌的改观不仅表现在机构数量和病床数量的迅速增长上,在医院的组织管理、医疗技术、医学科研等方面也有显著的进步。”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表示。毛宗福说,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公立医院服务网络基本成形。当时,我国对医院实行的是单纯福利性事业和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即对全国医院“包起来、养下去”。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人们向外看,随着医疗领域“走出去、请进来”,人们发现,我国的公立医院体系尽管相对完善,但在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上,跟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体制机制改革尝试过很多形式

改革开放后,我国为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机构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公立医院房屋失修、仪器设备破旧、卫生人才队伍青黄不接、技术水平低、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需要通过激活微观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

1979年4月,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提出在坚持医院是社会主义福利事业的前提下,要运用经济方法管理医院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以保证医疗、卫生预防、医学教育、科学研究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公立医院可以通过服务收费弥补财政补偿的不足,同时扩大医疗机构自主权,引入竞争机制。”毛宗福说,“这些改革举措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推动了我国公立医院在数量、规模和能力上的进一步发展。”

在医院管理体制上,探索也在进行。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受到企业改制风潮的影响,在政府财力不足、对医院投入不断下降而医院自身积累能力不足的现实情况下,为了扩大筹资和转变机制,一些中小型公立医院开始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股份制改造、医院职工内部持股等产权制度改革形式相继出现。(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业内人士坦言,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新一轮医改启动,我国在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尝试过广泛的形式,公立医院逐步做强做大,经济状况极大改善,诊疗能力有了极大提高。整体而言,我国公立医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放权让利、股份合作制改革等举措,在确保公立医院生存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一些问题。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医院在面对市场与公益两个属性时,感觉彷徨,由此出现只重视经济指标和服务数量、忽视服务质量和社会效果的情况。随着以药补医、大处方、大检查、医药费用快速上涨等现象受到关注,与之相关的改革已经箭在弦上。

推动“三个转变”实现“三个提高”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改拉开序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方案中5项重点内容之一。《意见》明确,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

2010年,我国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截至当前,大致分为3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