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抓住“互联网+医疗健康”风口 京东6年养成第三只独角兽(2)

2019-08-02 15:33栏目:健康

实际上,在他看来,这是一块京东健康可以大有作为的天地。辛利军介绍,例如在智慧医疗体系方面,京东早在2016年通过为医院提供处方流转的技术服务,在山东淄博实现了中国第一个处方流转平台,“患者可以用手机挂号,并实现就诊卡和医保卡的合一,当就诊完也可以在手机上立马看到处方,在京东大药房购药后,京东也会完成最后一步的医药配送,实现用户就医购药的一站式服务体验”。

显然,六年孕育之下,京东健康开拓出了自己从0到1的路径。事实上,相比而言,当腾讯在今年2月份关闭了“腾爱医生”,百度的医疗AI业务也还隶属于百度人工智能事业群,京东是互联网巨头中少有的将健康业务进行独立运营的公司,未来其或将开启从1到10的征程。

抓住服务型消费崛起机遇

不得不指出的是,从外部环境来看,当下“互联网+医疗健康”正面临历史性机遇。一方面,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和潜力巨大,《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规模有望达到8万亿元。另一方面,“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医药电商占医药流通行业比重不超过5%,互联网医疗服务渗透率不到1%,有着极大的增长空间。

在外界看来,更好地发展是京东拆分健康业务独立运营的根本原因,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认为,这与京东拆分物流、数科业务的逻辑相似。而在辛利军看来,抓住“服务型消费正当时趋势”的机遇或是其最大的动力。

作为今年京东618的积极参与者,京东健康的部分亮眼成绩在6月18日媒体会上进行了披露。彼时,辛利军在现场表示:“京东618期间,服务型消费正当时,京东生活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68%,用户数同比增长了75%,其中京东互联网医院问诊量同比增长36.6倍,心理咨询服务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9倍,服务型消费全面、快速增长成为趋势”,此外,京东医疗健康服务覆盖了近200座城市、超过5000家线下店。

实际上,在此次采访中,辛利军更为明确地阐述了京东健康拆分的逻辑,他表示,京东一直在推进无界零售的战略,希望通过京东的零售能力重新构建人货场能力,当药品往上下游走的时候就必须介入医疗服务场景。

“医疗场景的核心场景是医院,京东要把零售场景打穿就要进入线下,而且医疗服务场景非常复杂,已经脱离零售场景”。辛利军指出,健康就是服务场景,个人健康管理不是零售场景,这就使得京东要将大健康业务拆分,单独去扩展,“因为已经不是在做零售,而是做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

不过,正如辛利军坦言的,虽然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入局者和创新者并不少,但目前能够实现盈利的却凤毛麟角。一方面,由于医疗领域当中数据的安全性、隐私性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所以数据的价值空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另一方面,在医保控费下,在线医疗问诊的平台盈利模式也仍在摸索当中。公开的资料显示,今年2月份港股上市的平安好医生公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年内录得亏损9.13亿元,已经是其连续第四年亏损,而阿里健康2018年业绩显示,受股权激励政策影响,其净利润也为-8194.9万港元。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京东健康在盈利方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辛利军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目前京东健康收入已经超过100亿元,实现了整体盈利。“互联网医药领域实现盈利短期以内比较难,但是因为创新的路径可以有很多,不代表其他公司走过的路我也要再走一次,每个人选择的路径不一样,可能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辛利军如是表示。

在他看来,自己多年负责京东大健康业务的心得和感受是,整个医疗服务当中核心就是服务,某种程度上不排除某些领域是公益的,而归根到底,京东健康目前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能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服务,帮助解决就医难和看病难的问题,二是在为政府、医院提供服务过程中体现京东的价值,而京东健康将来的收入模型更多的是在围绕单个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上来获得收入。

据了解,京东健康的APP将会在下半年独立上线,药品体系管理和仓储由于区别于已有的零售仓,将会在全国更大范围内进行重新构建和扩展,而在配送方面,到今年年底京东药品配送55%的订单将会实现当日达。可见,京东健康陆续完成组织和人事搭建后,京东正加速搭建支持京东集团的第三级增长曲线,而能否成为互联网领域的“后起之秀”,时间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