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腾讯入局医疗管理平台遇挫 阿里健康建患者随访

2019-07-29 03:19栏目:健康

  【财新网】(记者 邸宁)患者随访一直是互联网医疗企业关注的领域,但在对随访需求很大的慢病治疗中,在线随访业务的拓展和持续效果不佳。2019年3月,腾讯关闭“腾爱医生”移动医疗管理平台,随访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功能。而另一互联网企业阿里旗下的阿里健康(00241.HK)却仍试图另辟蹊径,拓展患者在线随访业务。

  和大多数互联网医疗从慢病管理切入不同,阿里健康的切入点是器官移植。其近日宣布上线的器官移植随访创新平台,在中国基于互联网技术建设的随访平台中,尚属首家。这也是继医药电商、医院管理、医疗AI、药品追溯等之后,阿里健康开辟的一项新业务。目前患者可以免费使用该平台,医生的随访工作也并不收费。

  在线随访如何实现?所谓患者随访,是指医院在诊后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跟踪观察,要求医生和患者在治疗后定期保持联系,这对于一些慢病和传染病的治疗康复十分重要,但不少患者依从度往往不高,医院也缺乏持续跟进的热情。据了解,阿里健康设计的在线随访模式并非依靠单独的APP,而是以阿里旗下支付宝和移动办公平台钉钉作为入口,连接患者和医生。患者线下扫码后,通过支付宝进入随访页面,与医生在线沟通、上传随访数据,医生则通过钉钉工作台调阅患者就诊记录和病例,观察患者各项指标,此前,钉钉已经作为阿里“未来医院”的系统管理提供方,接入部分医院作为医生工作平台。

  伴随互联网医疗发展,围绕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各类患者随访平台层出不穷,此次阿里健康以器官移植为切入点,意图何在?医疗科技公司思派医疗副总经理王楠告诉财新记者,以目前数据收集的外部环境和能力,利用随访数据收集科研数据、回答科学问题相对较难,随访平台的最直接作用仍在于用户导流。

  阿里健康互联网医疗总监董宇表示,阿里健康随访平台的初衷是解决困扰移植术后医患的一系列痛点。阿里健康副总裁杨锋则表示,随访平台初期不做商业考虑,但未来不排除与阿里健康大药房等业务打通的可能。

  线上器官移植随访具备市场需求。中国器官移植手术量逐年增加,器官移植患者需终身随访,由于移植中心数量有限,患者往往需要异地随访,时间和路途成本高昂,患者院外管理困难增加。“每次随访,都要往返于黑龙江与天津之间,蛮痛苦的。再加上很多时候一忙起来,就会错过本来预约好的随访时间。”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成功接受肝移植手术的病人表示。

  而对于医生来说,尽管看诊属于免费业务,但随访平台能够为其提供动力。除了能帮助医生节省随访时间,移植平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平台通过大数据系统,为不同地区的医院实现数据标准化格式存储,方便医生对不同案例的数据进行研究。

  具体而言,患者定期通过专业量表反馈恢复情况,并上传相关信息,平台可以实现数据的结构化和量表化,帮助医生了解判断患者病情。同时,平台通过大数据处理系统,为不同地区的医院实现数据标准化格式存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夏强表示,每次随访中,整理和调阅病人病历都会耗去医生很多精力,而且纸质化、碎片化的患者档案及资料也不利于后续病历的结构化及移植领域相关学术研究的推进。

  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平台就能够接触到来自患者的疾病数据。以往医院并不愿主动对外开放数据接口。据了解,患者数据通过阿里云进行存储。

  能否保障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移植科主任蒋文涛指出,平台并不拥有数据,仅为数据安全存储提供技术支持。蒋文涛告诉财新记者,目前肝脏移植数据中心有严谨的数据使用经验,各医院上传数据均可由该医院科研使用,但若使用其他医院数据,则必须得到数据上传医院的授权。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收集数据只是随访平台的第二层意义,导流仍是平台的核心诉求。王楠介绍,随访平台收集数据并不与研究数据完全匹配,不论是药企还是互联网平台,随访工具的最直接意义在于“圈人”,通过随访平台,“企业能够知道直接客户在哪里,需要什么”。

  王楠进一步解释,阿里健康以器官移植为切入点,原因在于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终身用药,且患者往往经济条件较好,能够用药和接受各类服务。杨锋则表示,与药房等业务的打通不在随访平台整体发展计划之内,不过,线上随访解决后,患者可能线上购药或线下O2O购药,阿里健康具体利用哪个能力承接,“主要还是看对患者来说怎样最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