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何建华:高质量上市公司是股市“健康牛”基石

2019-04-16 05:54栏目:健康

  股票,这个人类近现代史上凝聚着无限恩怨情仇的金融创新产物,30年前重回上海滩,在黄浦江上空神奇飞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改变中国经济单一所有制模式、培育并影响亿万投资者命运情感的历史性大事件。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至今的速度与规模成绩显著、有目共睹,质量与水平却仁智互见、褒贬不一。站在新时代再出发新起点上,聚焦上市公司创新发展话题,具有特定的观察价值与时空意义。

  上市公司出问题欲求股票上涨是空话

  回望历史,邓公小平于1986年11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与美国华尔街大佬握手,毅然决然在中国开股市,使股票在绝迹30年后重返上海滩。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视察上海浦东,高度评价浦东开发开放中实施“金融先行”做法并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他在1992年初著名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这一谈话,给1990年11月26日创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打气鼓劲,也为新兴证券市场指明方向,“试”出了今日一个拥有3580多家上市公司、市值规模超过50万亿元、亿万投资者参与的中国证券市场。

  股票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投资者寄情于上市公司的一个交易凭证。有人认为买了股票也许会发财,不单单投入资金,也把自己最良好愿望维系在股票身上。资本市场的投资、股市的涨与跌,其中最核心的要素是“投资情绪”,也就是亿万投资者汪洋大海一般的欲望与恐惧情绪的跌宕起伏,影响并决定了股票的涨跌与股市的兴衰,其中关键要素是作为公众产品的上市公司的优劣品质。

  邓小平当年为什么在中国开股市?对于老人家的初衷,我在1987年采访写作《上海:股票冲击波》时的原始考证分析,认为至少有这么几点:一是解放思想,推进经济和金融改革;二是促进开放,吸引海外资金来华投资;三是把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满足百姓金融需求,等。

  30年前,上海约有3.5万名持股人,他们组成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私有投资者大军。有一个现象值得回味,就是这支大军中约70%股东只持有1~2股,什么是他们买股票的原动力?道理很朴实:一是应支持国家搞改革开放,支援经济建设,买股票是具体途径之一,相信国家提倡发股票不会坑害老百姓,风险再大也不会大到损害投资者利益;二是企业搞股份制提倡职工参股,买股票可以重新思考自己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买与不买是质的区别,买多买少是量的变化,买一股两股也是股东,以前在厂里信奉“我干活,你付钱”,只是在领工资时才感觉自己是厂里人,现在不一样,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在觉醒;三是股票这玩意儿西方人玩得很转,解放前旧上海也有股票市场,现在股票重回上海滩,也要参与体验一把,可以学习如何投资理财;四是物价涨得快,买股票股息加红利比存银行高,多少可冲抵物价上涨压力;五是只要大气候允许就要干点事,挣钱买股票是唤起生活热情的最大动力,也许可以发点财实现“老板梦”。

  追根溯源,资本市场根本动力在于为实体经济服务,在于分享实体经济发展成果,一个脱离实体经济发展初心的资本市场是不长久的。上市公司无疑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关键要素,投资者买与卖的“投资情绪”源于股票好与坏,如果上市公司出了问题,欲求资本市场可持续向好、股票价格由低向高上涨也许会变成一句空话。

  上市公司应不忘初心有情怀担当

  不容回避的是,前几年只要一听到IPO、听到股票扩容,投资者心里都恐慌,因为担心自己买的股票是“有毒的”。

  事实是无情的:一些企业并不具备良好上市品质,而是精心设局、巧妙包装,伪造业绩、欺世惑众,混入IPO行列,通过上市实现原始投资百十倍增值退出梦想,这就从源头上“病从口入”给股市植入毒素;一些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并购定增、定向发行再融资等五花八门的“金融创新”手段募集大笔资金,可并没有将这些来自大众口袋的“真金白银”投入实体经济扩大主业再生产,而是通过投资借贷、资产管理、金融运作等途径,用于买卖股票、炒作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大玩“钱生钱”游戏。

  还有一些上市公司董高监并没有专心致志于企业经营管理,而是蓄谋编造业绩故事、良好预期、发展神话,借机炒作股价大肆甚至违规恶意减持套现,使股市成为他们大割散户韭菜、谋求一夜暴富、跻身食利阶层、实现“海外移民”的“圈钱市”。更有甚者,一些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野蛮人”相互勾结,成为“妖精”、“害人精”潜伏修炼的深山幽谷,成为“资本大鳄”滋养自肥的浑水河塘,成为人欲放纵贪婪、资本绑架权力、奸商“围猎”官员的舞台工具。这些都是从源头上给股市植入“病毒”,使股市演变成为“病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