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麻辣财经:芬太尼是啥,为何美国人吃掉了80%?

2019-05-08 12:34栏目:财经

  毒品是全人类的公害,毒品问题治理事关人类前途命运。从5月1日起,我国正式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

  芬太尼是啥?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听说是毒品吓了一跳。因为在老百姓眼里,能够叫上名来的毒品,就是海洛因、冰毒、摇头丸之类的,这个芬太尼是打哪儿冒出来的?

  专家介绍,芬太尼类物质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且在美国、加拿大等国迅速发展蔓延的新型合成毒品。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来势凶猛,已在一些国家大规模流行滥用,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引发严重社会问题。由于该类物质毒性强、品种多、变异快、查缉难,已成为当前国际禁毒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

  面对这一国际性难题,中国政府对芬太尼类物质实行整类列管,是提前防范和应对化解新型毒品问题带来的风险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彰显了中国政府在毒品问题全球共治上的责任担当。

  芬太尼类阿片药物,在美国导致近40万人死亡

  很多人知道吗啡、杜冷丁是麻醉类药品,芬太尼也是麻醉性镇痛药,作用机制与吗啡相似,但镇痛效果比吗啡强得多,大约是吗啡的100倍,而且起效更快,静脉注射一分钟即可生效。

  这类药物往往具有两面性,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在临床上用得好,可以帮助手术镇痛,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由于芬太尼具有成瘾性,极容易过量使用导致死亡。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一共经历了三次阿片类药物滥用危机,滥用的主角逐步从处方阿片类药物、海洛因,演变为近年来的芬太尼类物质合成的阿片类药物,药物滥用导致的死亡人数连年增加。

  美国CDC(疾控中心)网站数字显示,在最近三次药物滥用危机中,即从1999年到2017年,阿片类药物已导致39.9万人死亡。从2013年开始,滥用主角变为以芬太尼为首的人工合成类阿片药物。2017年,阿片类药物滥用导致4.7万人死亡,近20个州滥用致死率不断趋高。2017年10月,美国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以应对阿片类药物成瘾危机。

  有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人口消耗的阿片类药物,占到了全球的80%。要知道,美国人口只占全球的5%,消耗的阿片类药物却占全球的80%,这个数字太诡异了!

  明知用多了会成瘾,美国人为什么还会消耗这么多芬太尼?这背后的推手是谁?

  这个幕后“推手”出人意料。

  美国第一次阿片类滥用危机中,以医生开具的阿片类药物为主。那时的医疗界普遍认为疼痛也是病,需要服药,美国公众逐步接受这个理念。

  处方背后的推手,是庞大的医药产业。他们对医生营销、对政府部门游说,宣称服用处方阿片类止痛药,不会造成药物依赖和成瘾,并不断扩大适应症。

  这等于是先“洗脑”,再开“大处方”,利用了医疗行业的特性,即医生的引导决定患者的选择,受害的是无辜民众。

  国务院第一届医改咨询专家房志武,曾在美国多年从事药品管理工作。他介绍,美国已经开始反思阿片类药物的滥用,开始严格管理医师开具处方的程序、发起各方的讨论等。由于制度原因,立法之前需要经历漫长的各方讨论,真正制定更严格的法律并实行,需要较长的时间。

  “美国医疗卫生花费占GDP比重为全世界最高,达到18%。公众服用的药物,大部分来自于本国制药公司研发或经营。制药公司营销、游说能力非常强,也让美国政府对药品的管制越来越难。”房志武说,美国公众能够较容易买到药物,或是从医生那里获得处方。在美国遍布城乡的连锁超市与药店的综合体,不仅可以买到非处方药,还可以买到很多常见的处方药。

  大型药企为了经济利益,资助专家宣传“无害论”,药店大力兜售、医师滥开处方,形成完整的利益链条。再加上社会风气将吸毒贴上了“自由”“个性”标签,不滥用成瘾才怪呢。

  制度管控、发动群众,筑起禁毒坚固防线

  中国曾饱受毒祸之害,深有切肤之痛。在中国人被称作“东亚病夫”的年代,背后游荡的是毒品鸦片的影子。这种切肤之痛,中国人几百年都不会忘记。

  在全球毒品治理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国该怎么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完善治理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广泛发动群众,走中国特色的毒品问题治理之路,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筑起禁毒的坚固防线,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