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阿里2.5亿美元和解集体诉讼:不仅是企业的天价损

2019-04-29 21:28栏目:财经
TAG:

行情图

查看最新行情

  新浪财经 北京时间4月2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证券交易所公告披露,就美国联邦证券法集体诉讼案支付2.5亿美元与原告达成和解。“在事实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再为一份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会议纪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毫无意义。”阿里巴巴法务相关负责人说。

  始于2015年1月的这起诉讼,起因是一份草率发布在某监管部门网站上的文件。尽管这份不具法律效力的文件当天就被网站撤下,但一次草率的发布却成为做空机构、律师事务所在资本市场狙击阿里巴巴的借口,让企业和股民付出巨大损失。

  政府网站草率发布带来的巨额损失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场集体诉讼的导火索更像是一次权力任性引发的闹剧。2015年1月28日,某监管官网发布《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这份只针对阿里巴巴的“白皮书”,其出现的时间和动机引发舆论的广泛讨论。

  事实上,这份所谓的“白皮书”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在一天之内就被撤下。监管部门随后表态,这只是一份座谈会的会议纪要,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一次任性的发布和匆忙的撤销,不仅让阿里巴巴的股价大跌、两天蒸发近330亿美元,更是为国际做空机构和律所在资本市场狙击阿里巴巴提供了机会。随之而来的集体诉讼,成为一场卷入众多利益相关方、耗时耗力的拉锯战。

  尽管美国当地法院一审驳回了原告起诉,认定阿里巴巴的信息披露“准确而充分坦诚”、没有发现阿里巴巴存在任何违法或不当行为,但阿里还是选择以2.5亿美元的代价,来终结这场即便胜诉也没有意义的官司,因为“这样的漫长诉讼既无益于保障股东的利益,也无助于阿里巴巴专注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此案的最终和解,也是当前大多数证券法集体诉讼案件的结果。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协会的数据,在1991年到2001年间,平均有81%的证券集体诉讼案在开庭前达成和解,18%被法院驳回,只有1%的诉讼案走完一审的全过程。

  别让企业和股民为“草率任性”买单

  一次权力任性引发了一系列不可收拾的连锁反应,事件的影响之大、波及面之广,远远超过当初草率发布文件之人的想象。

  “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公平公正依法履职,依托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升监管水平。”在经历一番波折之后,某监管部门的这个公开表态,在如今看来依然格外醒目。

  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对一切执法不公正不文明的现象都要坚决整治。

  通俗地讲,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要让权力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产生问题,去降低成本而不是增加成本,去追求公平和正义而不是迎合私欲和偏见,最终才能实现企业安心、民众放心、政府省心。

  再回到阿里2.5亿美金和解集体诉讼一事上来,如果当初“白皮书”的发布没有那么任性和随意,而是严恪遵循权力行使的标准和要求,这一事件就能够轻松避免。

  一次草率任性,消费的是政府信誉和国家形象。手握权力之人,应当满怀敬畏,千万别再让官员个人的任性行为成为企业经营的麻烦和绊脚石,也不要再让企业和广大股民为权力的草率行使“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