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蒙草生态:独角兽产业发展迅猛 一季度净利润实现逆袭

2019-04-29 16:35栏目:财经
TAG:

  近期,环保上市公司接连披露2018年业绩及2019年一季度业绩。就环保行业而言,2018年在国家防范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整个社会的资本流动性趋紧。而环保行业中重资产环保企业,比如工程类,深度参与PPP项目的企业资金链紧张,更易受到大环境影响。

  从东财行业类环保板块的76家上市公司披露的2018年业绩情况来看,近半数企业出现净利润同比下滑,平均下滑141%,行业平均净利润由2017年的3.23亿元缩减至1.32亿元。但细分领域业绩分化明显,轻资产及科技型环保企业净利润仍然逆势增长,其中,蒙草生态2018年归属净利润达2.04亿元,为行业均值的2倍。2019年一季度归属净利润同样保持超过20%的增幅。

  稳健经营 提升项目质量

  据悉,2018年,蒙草生态确立了防控金融风险,经营稳健、高质量成长的经营目标,在业务开展方面主动调整,缩减地方订单签约量,择优选择回款能力好,项目优质的合作方,从源头上把控风险。在谈到2018年业绩,蒙草集团董事会秘书安旭涛称,虽然2018年收入出现下降,但是项目质量得到保障。资金回款安全性比过去好,结构和质量都比以往提升。

  净利润方面受行业融资环境影响财务费用大幅上升,以及计提减值、PPP项目公司并表后管理费用增加等多因素影响,蒙草生态去年的净利润同样受到影响。但安旭涛为未来环保行业的融资环境持乐观态度,称“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行业融资环境有望改善。”

  自2018年四季度以来,针对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国家政策支持持续发力。2019年2月中旬,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金融政策对民企的支持力度,着力疏通民企融资堵点,加快清理拖欠民企账款等等。随着管理层持续加码对金融支持民企的政策指导,资金面逐渐放宽,环保行业融资环境改善的预期也在逐步增强。

  增强科技含量 拓宽主营业务(或积极培育大数据、草坪、特色种业等创新产品)

  据悉,2018年,蒙草生态在坚持大生态业务不断拓展,在原有草原荒漠修复、矿山修复、盐碱土壤改良等传统工程类项目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生态大数据、特色种业、生态大数据、种质资源、快乐小草等创新业务。据2018年报显示,蒙草生态今年新增的大数据平台建设业务营业收入为1022万,且增长势头明显。设计类项目营业贡献度增加近30%。

  “区域生态大数据能做到生态本底体检、生态监管与执法、环境动态监测、生态修复解决方案、生态指数评估。产生生态大数据可以根据产业生态管理维度,运用遥感、数据建模、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生成产业生态管理体系,服务于产业生态管理、产业决策导航,包括草原生态产业数据、畜牧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林业大数据。”蒙草生态大数据公司总经理郝媛媛对生态大数据的功能进行详细讲解,称运用生态大数据可以改变以往传统生态管理模式的“散、慢、贵”,借助大数据进行精准产业指导,适地、适产、适应生态地进行生态管理,使生态修复更加智能化、集约化。

  立足大生态主业 跨区域复制“蒙草模式”

  蒙草生态自成立以来一直以生态修复为主业,聚焦乡土植物对区域环境的治理,蒙草生态执行总裁高俊刚称,“蒙草生态心无旁骛专心于生态修复,这在风云变化的资本市场中十分少见,只有不断深耕主业,才能做专做精,从而做大做强。而专业,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据悉,在内蒙古当地的生态修复领域中,蒙草生态以“生态修复专家”著称。

  谈到未来规划,高俊刚称蒙草生态的修复模式将会扎根内蒙,积极开拓市场,公司目前已经设立的藏草、秦草、疆草、 滇草等子公司积极开拓其他生态修复市场,在各区域开展生态修复业务,并将公司的生态大数据、技术标准、科技成果输出到各区域,为各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指导,将“蒙草模式”复制到更多地区。

  同时,对于蒙草生态旗下的矿山修复、特色种业、快乐小草等独角兽企业,高俊刚也同样信心十足,称未来每家都将有几十亿估值。旗下专注于提供适应性强、耐踏、高节水、低养护的运动草坪及建植服务的北京快乐小草公司,正在加紧布局,已在行业内赢得相当的话语权。在环保工程公司都面临现金流问题时,蒙草生态发展的大数据、快乐小草、矿山修复,为企业做了很好的现金流补充以及战略业态的补充。

  据记者实地考察,目前蒙草生态的种业科技现代化生产车间已建设完成,相关负责人称,2019 年将继续整合资源,优化种子加工中心,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实现科研生产一体化。打造“植物科研+技术输出+种业基地+草种生产加工+草种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模式,保证公司的种子储备和产品质量。据相关负责人称,2019 年公司将继续利用物联网、遥感、无人机、农牧民及一线生产实践的人员参与到大数据的信息采集补充,对草原生态实时监测,利用数据为用户提供产业链中上下游的决策。利用大数据平台指导,点对点的开展生态包、植生毯等产品的生产,做到精准生态修复。根据区域生态管理维度的不同,制定开发相应的生态管理数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