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研碰撞成绩为何差评居多?重点在这(2)
在25%偏置碰撞中,奔腾T77得分虽然也是P级,但需要注意的是,中保研随机购买了售价为11.08万元的2019款奔腾T77 230 TID 自动豪华型,该车型并没有配备侧气帘。在25%偏置碰撞中,侧气帘的保护作用仅次于侧面碰撞,它能引导头部以正确的方向撞向方向盘气囊。
从视频中我们也能看倒,奔腾T77在25%偏置碰撞时,方向柱移位幅度不大,方向盘气囊打开及时且方向正确,如果此时能有侧气囊的保护,头部与方向盘气囊的接触面积会更大。但本次测试车型没有侧气囊的保护,即便如此,头部保护成绩仍然获得了优秀(G级)评级。可以说奔腾T77在被动安全配置不如沃尔沃XC60的情况下,在头部保护上仍获得了同样优秀的安全等级。
从25%偏置碰撞后车辆的拆解图上看,对比沃尔沃XC60,奔腾T77上部侵入主要是来自于内饰件的松脱,A柱本身并没有明显变形,车身结构设计是没问题的。但这也提醒了奔腾,应该在T77内饰件固定上好好研究一下不足加以改进。而乘员舱下部的侵入,T77与XC60一样,都得到了优秀G级评定,而T77唯一输在了测试车型配置低,没有侧气囊,导致假人动作幅度较大,如果换成高配车型,相信评级会大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中保研C-IASI还是美国IIHS,其25%偏置碰撞的时速都是64.4km/h,碰撞标准也是最严格的。奔腾T77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在同级自主品牌中也属于非常出色的表现。
另外一点,25%偏置碰撞中还有一个随机性事件,就是前车轮会不会在碰撞时随机脱落。如果你注意观察,在碰撞样本更多的美国IIHS评测里,前车轮在碰撞时脱落的车型,乘员舱下部侵入会更少,成绩更优秀。而本次奔腾T77的前车轮并没有脱落,乘员舱下部入侵也并不多。从另一方面也反应出,奔腾T77在车身结构设计和用料上是合理和厚道的。
奔腾T77 侧碰与静压更出色
以50km/h时速台车侧碰后,奔腾T77的B柱离座椅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有23.5cm,乘员生存空间排在39款试验车型的第3名,比93%的车型都车出色,仅次于沃尔沃、丰田,可见奔腾T77 B柱采用的热成型钢用料十分厚道。
同时,奔腾T77车重1496kg,单侧顶压峰值载荷84100N,即单侧就可以承受约8581kg的重量,也就是说,理论上整个车顶可以承受8581kg x2=17162kg(17.162吨)的重量,即11.5倍的自重。在39款试验车里排名第4,比很多合资车型还要出色。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