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电竞女友这些年,我总算摸到了财富密码(2)
在工会里,陪玩分为“派单人”和“接单人”两种角色。“派单人”在APP上被“老板”(购买陪玩服务的客户,行话叫“老板”或“lb”)看中后,如果自己不想打,可以到工会群里派单,注明游戏名称和任务要求。“接单人”如果自觉符合要求,就可以抢单,冒充“派单人”和老板聊天打游戏。陪玩服务结束后,报酬由双方平分——这已经是业内人尽皆知的规则,尽管陪玩APP明令禁止“转单”行为,但如今市场上的交易基本上都是转单。
工会管理告诉雨桐,新人进来默认都是“接单人”,后续达到一定条件才能晋升为“派单人”,接着又强调:每个“派单人”都有自己的账号和“人设”(“接单人”没有自己的账号),老板会通过人设寻找喜欢的类型。转单后,“接单人”会收到“派单人”给的资料,里面详细注明了“派单人”的人设,老板问起时,必须说是“本人”,并严格按照资料上的人设回答问题;如果事后老板提出加微信,也只能给“派单人”的微信,不能给自己的,否则叫“抢老板”。
以上错误犯了任何一条,都会被工会立刻开除。
具体要怎么服务客户,管理没有讲,只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有些陪玩第一单就可以叫客户“宝贝”,有些腼腆的女孩子连话都说不出来,这要看自己的“悟性”。培训完成后,工会要进行考试,不及格的需要补考,3次不及格将会被踢出工会。
事情出乎了雨桐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她觉得也正常:“行业都有自己的模式。”她觉得不管什么模式,好好打都能赚到钱。
然而,她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3
通过考核后,雨桐每天在工会的派单群里“蹲单”,基本碰上什么游戏业务都接。除了最常打的王者荣耀和DOTA2之外,平台上的“五子棋”业务她也接了不少——本质上这就是个陪聊项目,跟游戏压根不沾边儿,2019年“比心”被指涉黄,下架了“哄睡”“叫醒”“情感咨询”等项目,随后又上线了“五子棋”和“连连看”,被人调侃是“挂羊头卖狗肉”。
白天一般没几单,晚上7点后才是平台高峰期。每天吃过晚饭,雨桐就小跑回到电脑前,等待预约的老板上线,之后一直打到凌晨两三点。可忙活几天下来,她发现靠着从别人手里接单,累死也挣不了多少钱。
工会的大部分转单都是王者荣耀等手游,单价低,再经过平台抽成,陪打一局,平分下来只能拿到5元。又要陪聊又要赔笑,时薪也就10来块。而且,这样的单子还不好抢,群里每发一单,马上就被一抢而空。
那一周,雨桐的进账只有440元,算起来一个月收入仅1000多。她明白了:想挣更多钱,就必须成为“派单人”。
成为“派单人”需要达到3项条件:入会费399元,打满30单,并且“外宣”5个人。所谓外宣,其实就是拉人头——每邀请1个人入会,就可以获得对方缴纳的一半入会费(另一半归工会所有);拉满5个人,就可以成为“派单人”。
听她讲到这里,我就明白了为什么总是在朋友圈看到她的赚钱截图。
雨桐人缘不错,打满30单后,她按照工会给的外宣话术,把“赚钱截图”发在朋友圈,营造自己通过陪玩“日入数百元”的形象,很快就拉到5人入伙,都是比她年纪小的学生。
成功“进阶”后,工会表示可以帮她运营两个陪玩账号,又教她制作自己的“人设”:哪里人,多大年龄,什么学校毕业,会打什么游戏,什么段位,性格如何,是“技术陪”还是“娱乐陪”……
人设可以是“御姐”也可以是“萌妹”,但有个基本准则——必须是“单身”,才给予老板“想象”的空间;最好突出优势,如果是“技术陪”,就强调自己“国服顶分高胜率”,如果是“娱乐陪”,则可以在介绍里写“人皮话多不高冷,可甜可咸会聊天”。还有不少自称是“全能选手”的:“你想上分我可以,你想娱乐我奉陪,人头你来拿,黑锅我来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