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过时的美式风格如何在日本人手中变成全球时尚

2019-11-01 11:29栏目:商业时尚

【过时的美式风格如何在日本人手中变成全球时尚】身材高大的W·大卫·马克斯(W。 David Marx)坐在沙发里,不自觉地曲起长腿,露出短一截的卡其裤,一双锃亮的棕色乐福鞋,和他的暗棕印花夹克很是呼应。在日本生活多年,这位美国文化记者习惯了一丝不苟的搭配,精致得不像一个“美国人”。(第一财经日报)

  身材高大的W·大卫·马克斯(W。 David Marx)坐在沙发里,不自觉地曲起长腿,露出短一截的卡其裤,一双锃亮的棕色乐福鞋,和他的暗棕印花夹克很是呼应。在日本生活多年,这位美国文化记者习惯了一丝不苟的搭配,精致得不像一个“美国人”。

  马克斯在哈佛上学时,这是古板教授才会穿的老套装束,就跟妈妈送他去教堂礼拜的打扮一样。那时候,叛逆的他喜欢的是潮牌Supreme,穿日本产的牛仔,背Bape的迷彩包包,跟现在的街头潮人没什么两样。“今天你穿Supreme、Bape,大家都会觉得太酷了,但当时没人理解。”

  马克斯对日本街头时尚的兴趣,始于上世纪90年代繁荣的日本流行音乐。因为迷恋J-Pop,17岁那年马克斯来到日本小镇寄宿交流三周,那段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美国南方知识分子家庭长大的他,曾经每天看MTV听音乐,天真地认为美国就是世界上最酷的国家,苏东剧变肯定是那里的人憧憬美国的牛仔裤和迈克尔·杰克逊。

  从庆应义塾大学商学院硕士毕业后,马克斯正式定居日本,一边给《纽约客》《GQ》《POPEYE》等刊物撰稿,一边走街串巷调研流行文化。这个美国人惊讶地发现,“就在美国花费数十年让周五便服日演变成一整周每天都是便服日时,日本人守护了美国的服装历史,一如阿拉伯人在欧洲黑暗时期守卫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在日本,美国化并不是简单地将美国偶像化,而是赋予全新的服饰语境,一如这个民族过去对外来文化的接纳、挪用和输出,马克斯称之为“脉络重建”。定居日本十多年后,他写下了英文著作《美式传统:日本如何拯救美式风尚》,最近这本书以《原宿牛仔:日本街头时尚50年》推出了简体中文版。

  50年前,纽扣领衬衫、休闲西装外套、修身卡其裤、菱纹领带……这些美国常春藤校园经典样式,漂洋过海来到日本。服装商石津谦介创立的VAN Jacket在1959年推出的第一套常春藤风格西服,完全复刻了美国品牌Brooks Brothers的经典一号轻便西服。然而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他为日本代表队设计的红白制服,引起常春藤风格狂热。

  1960年代之所以成为一个拐点,主要得益于日本二战后十年的经济重振和对外开放。当日本重新开放旅游航班时,虽然一张单程机票的价格高达65万日元,约等于一辆新车,但VAN Jacket大方地派出8人小组,飞赴美国拍摄真正的常春藤风格。结果令一行人震惊不已,学生们的标配是T恤、短裤、人字拖,根本找不到穿着三扣式精纺毛料西装的学生,而那是日本人心目中美国东海岸校园的标准制服。好不容易,他们在耶鲁看到一个身穿九分裤的学生时,对方的回答跟搭配、时髦完全不着边:“我从没想过。这裤子洗过后就缩水了。”

  男装杂志《Mens Club》编辑黑须敏之总结,常春藤风格虽然源自美国,但在日本发展50年后,已经形成了“日系基因”,就像炸猪排,原本是德国菜,却成为日本料理的一部分。

  对美式风格的照搬、误解和改良,伴随日本流行文化走过常春藤风、牛仔热潮、嬉皮士打扮、西海岸运动服、复古造型、纽约街头服饰以及旧式工作服,它们在数十年间陆续传入日本,改变了日本社会的样貌,又反向输出到西方,继而影响全球时尚。在马克斯看来,这是全球化最好的案例。“让我们了解最初的细线如何团系成圈,继而成为纠缠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