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垃圾分类“新时尚”,人大代表在行动!(2)

2019-08-01 19:05栏目:商业时尚

张江镇城市经典党总支书记石英是一名区镇二级人大代表,她所在辖区的9个小区、5个业委会和6个物业管理处,各自情况都不一样。为了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从4月开始,石英晚上8-9点下班基本成常态。在她的带领下,物业工作人员和社工们尽心尽责,物业经理每天早上保证6点半到场,有的社工身体不适依然坚守岗位。就这样,从第一天的垃圾混放到一天天的分类投放,从第一天的汗水泪水到一天天的笑脸绽放,都在彰显着人们从随手一扔到分类投放的习惯的转变。

各街镇发力 垃圾分类“金点子”频出

在这个过程中,各级人大代表也收集到不少好案例、好经验,如周家渡街道人大工委做细代表联系选民平台,做实调研监督平台,做大代表服务台,通过代表助推生活垃圾分类形成合力;张江镇人大切实把好“三大关”,即联合督查把好职能部门的职责履行关,分组巡查把好基层村居的执行落实关,专项视察把好重点问题的整改反馈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根据当前垃圾分类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浦东各街镇村居确实探索出不少“金点子”。

湿垃圾破袋后没地儿洗手?周家渡街道东明家园小区在垃圾箱旁边设置了一个简易洗手池,上面放置一个水箱,下面放一个水桶。其实居民每次扔完垃圾后,洗手需要的水量很小,水箱里的水并不会消耗太快,洗了手的水还可以直接浇灌旁边的绿化,一举几得,整套设施花了不到200块钱。

垃圾分类“新时尚”,人大代表在行动!

垃圾箱的右侧,设置了简易洗手池

在花木街道锦绣苑小区的“阳光微家”活动室里,有一台微型湿垃圾处理器。居民只要把蔬菜果皮、鱼骨蛋壳、剩饭剩菜等湿垃圾放进去,12小时就能分解成肥料,用于种植绿化。居委书记陆庆红说,小机器已经运转了一个月左右,很受居民的欢迎。

干湿垃圾分不清爽?在书院镇新舒苑居民区,湿垃圾桶放上了“回”字型的铁皮盖,抽出一侧隔板的手把,这铁皮盖就变成了一个“漏斗”,这是小区独创的垃圾分拣“神器”。“居民只需将垃圾倒在盖上,拿钳子拣去错投的,留下准确的,然后抽拉下阻隔板,湿垃圾就轻松进桶了。”志愿者张阿姨笑着说。而且,由于盖子的隔离,湿垃圾令人烦恼的气味也不会随便跑出来,居民再也不用屏息倒垃圾了。

垃圾分类“新时尚”,人大代表在行动!

新舒苑居民区的垃圾分拣“神器”

这一垃圾分拣“神器”,就是镇人大代表、新舒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石飞想出来的垃圾分类小妙招。潘石飞说,时常有居民来到人大代表接待室向他“倾诉”:“大家的垃圾分类还是不够准确,有没有什么办法进行更好地监督”“志愿者每次分拣都很不容易,能不能引进一些智能化的分拣手段”……了解居民诉求后,潘石飞立即行动了起来。“如果模拟旧时轧米店分清米粒的场景,制作一个回型漏斗,或许对垃圾分类能有帮助。”他想。于是,他绘制图样,加工成品,分类“神器”新鲜出炉。

人大代表在参与垃圾分类的过程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近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今年4—6月各区及各街镇垃圾分类实效评测结果,浦东的表现并不如人意。

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浦东来说,接下来的任务不会轻松。新区人大表示,将矢志不渝地为代表履职搭好台,积极引导各级代表“调研员”“宣传员”“监督员”作用的发挥,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同把垃圾分类这件“新时尚”的事做实办好。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