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嫡传弟子忆上海老裁缝褚宏生 让中国旗袍站上世(2)

2019-06-20 12:15栏目:商业时尚

  周朱光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时尚中心;电影业、广告业发达,经电影、月份牌、《良友》杂志等媒介传播,海派旗袍风靡全国,开启了旗袍的黄金年代。但上海的旗袍店多数规模小,一两个人就能撑起一间铺面,开在弄堂口,以“师徒店”“夫妻店”居多。褚宏生所在的裁缝店有近50人,是规模较大的作坊。在当时,身着“朱顺兴裁缝店”的旗袍,是女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褚宏生从手工学起——盘扣、手工缝边、开滚条斜边到熨烫,学习缝制旗袍的整个过程。当同期学徒开始独立干活时,师父还是只让他反复练习手工。年少气盛的褚宏生不服气,找师父理论,朱汉章劝他踏踏实实做好手上的事情。一件海派旗袍制作,量体、制版、剪裁、制扣四步骤环环相扣,褚宏生在每个步骤上反复钻研,领悟旗袍的分寸感,加之聪慧勤奋,很快就出师了。

  推陈出新

  白色旗袍

  助力新中国魅力外交

  褚宏生之所以有名,和曾经的当红电影女星胡蝶多少还有些关系。

  有一天,胡蝶拿着一块法国进口的蕾丝布料找到了褚宏生,要求做一件比较新式的旗袍。当时,人们对白色还有所忌讳。周朱光说,师父大胆突破这一局限,将细腻的蕾丝与传统工艺融合,凭着娴熟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为胡蝶打造了一件轰动上海滩的蕾丝旗袍。

  随着上海女性对旗袍热捧,旗袍的造型从平面变得立体,从宽大变得合体,衣身有了前后片之分,胸部和腰部出现了省道。原先的长袖逐渐变短,出现了长、中、短、无袖之分,还有喇叭袖、连肩袖、荷叶袖等。

  1963年,王光美跟随刘少奇出访东南亚,她着一袭白色旗袍,端庄华贵,气质优雅,为中国外交赢得了喝彩。王光美的这身旗袍,正是出自褚宏生之手。这时的“朱顺兴裁缝店”经过公私合营,已经改组为“龙凤服饰店”。

  后来,褚宏生被派到香港开店,既是经理人,又是裁缝。那时,旗袍是香港女士正式场合必不可少的服饰,甚至还被当作职业装和校服来穿。

  东方风韵

  中国旗袍

  引领国际时尚

  改革开放后,大量海外同胞回国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旗袍的需求。人们的观念逐渐开放,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开始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裹在男女同款“的确凉”下的女性,有了释放自己的爱美之心的冲动。

  周朱光说,那时国内很多旗袍店已有很多年没做旗袍,技术和人才流失严重。随着订单生意越来越多,一些旗袍店重起炉灶。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时尚界刮起了一股中国风,对于许多国人来说,旗袍一夜之间成了一件重要的衣服:一件体面的礼服出场。“人们要结婚了、出席重要场合了,就会来找到我们定制一件旗袍。”周朱光说。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西方时尚圈将目光聚焦于中国风元素。作为中国服饰代表的旗袍,在国际舞台上备受关注。

  八旬创业

  软尺搭肩

  耄耋大师重出江湖

  1998年,褚宏生80岁,在老家买了一栋三层别墅,准备还乡颐养天年。这时,做了三年成衣旗袍的周朱光来拜访。

  “做旗袍哪有做成成衣的?每一件都应该是不一样的,只能定制。”听完褚宏生一席话,周朱光有了做高级定制旗袍的想法。经过周朱光的反复劝说,褚宏生决定出山,带着两个师弟,和周朱光一起创办了“瀚艺”。2000年,工坊正式开张。也就是那时,周朱光正式拜师。

  虽已是耄耋之年,褚宏生却每天都到店里,一根软尺搭在肩上,从上午10点半忙碌到晚上7点,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93岁。

  周朱光说,瀚艺的客人以企业家、演艺明星为主。“我们开启了旗袍绣花的概念,以前的旗袍是日常装,不带绣花的,顶多用花边来装饰,但是这个时候旗袍的功能变了,变成了中国人的礼服。”

  在瀚艺的橱窗里,展示着数十件旗袍款式,或绚丽或素雅,一件凤蝶旗袍,耗时半年,主要时间用于刺绣。这里,旗袍成为了一件高级定制服装,一件价格从3000元到几万不等。最简单的款式,从设计到完成也至少需要一周。

  匠心不老

  推动旗袍

  成为中国女性的日常装

  沧桑几十年,科技在进步,国家在巨变。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与全世界工坊一样,手工旗袍面临着来自机器的冲击。

  记者了解到,仅在某一个电商平台上,2018年以“旗袍”为相关搜索的关键词就达6亿。统计数显示,年轻人成为旗袍的消费主力军,淘宝每卖出的10件旗袍中,就有4件被95后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