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上海: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2)

2019-05-21 12:16栏目:商业时尚

“垃圾分类进一步,我们的文明向前再跨一步。”在嘉兴路街道四平路上的国际公寓,小区业委会主任薛勇强讲起了他参与小区垃圾分类一个多月的感受。

4月10日,国际公寓小区撤桶第一天。早上五六点钟,撤掉楼层垃圾桶,在定时投放点摆放好分类垃圾桶,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保洁、社区志愿者陆续都到了。7点开始,定时投放点开放。“撤桶第一天,有居民拎着垃圾袋下楼时,还是会嘀咕两声、抱怨几句。第一天结束,楼道里还是出现了十几袋垃圾。还有打市民热线投诉的。一个星期后,这种情况就几乎没有了,早晨出门时先把分类垃圾投放好,成了大家自然而然的习惯。”薛勇强说。

他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年轻人垃圾分类做得不如老年人,有些年轻人吃了外卖,就把盒子、筷子、餐巾纸、吃剩的食物,装在塑料袋里一起扔出来了。还有,有志愿者在岗服务的4个小时,分类做得好一些,没有志愿者在旁的时候,做得就没那么好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做得更细致些。”

作为垃圾分类的激励机制,绿色账户比较受老年人欢迎,而年轻人参与度不高。为此,有些街道也在积极引进社会组织,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推广垃圾分类。比如说变废为宝,用湿垃圾做酵素制作肥皂,把废旧物品变为艺术品等,吸引青年更好地来做垃圾分类。在这样的背景下,类型多样的智能回收设施也走俏起来。

在宇泰景苑,一个堆肥花园很受居民欢迎,居民利用湿垃圾发酵以后产生的肥料种花,常有年轻的妈妈牵着孩子来看花园里的绣球花、长寿花、月季花。小区热心志愿者将湿垃圾放在酵素桶里,经过五六周后,厨余就成了生物肥料。不仅小区花园自用,周边小区的居民也慕名前来取用。

小区里还有一个可回收物智能投放设备,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切换成儿童模式后,操作页面孩子们就一目了然了:“金属,0.60元/公斤;塑料,0.55元/公斤;纺织物,0.20元/公斤;饮料瓶,0.04元/个;纸类,0.70元/公斤;玻璃,公益回收;有害垃圾,公益回收……”孩子们开心地抱着饮料瓶、废纸盒投进去,兑换成零钱。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主任张勇,多年来一直关注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进展。“扔什么样的生活垃圾,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是灰渣多,现在是湿垃圾多,反映了大家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在张勇看来,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怎么扔生活垃圾,反映了人民道德素质的提升。过去垃圾不分类,只要扔出自己家门,净化了自家。小区臭、邻居臭,和自己无关。现在生活垃圾四分类,自己举手之劳,净化了自家,也净化了小区,美化了社区,更让整个城市变得更加干净。

他告诉记者,上海这5年来,从饮用水源保护、自来水深度处理、二次供水改造、土壤和农产品污染防治、噪声控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到黑臭河道、中小河道水环境治理,环境民生保障工作稳定推进,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现在碰到的垃圾分类则是一个特别硬、特别难、特别烦的硬骨头——政府不能深入到每个家里强制人家分类,但家庭又是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场所,这必须得靠全体市民自觉分类。“因此,能不能做到垃圾严格分类,是检验一个城市人民群体生态文明素质和环境保护素质的试金石,也是一个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要提升的新时尚。”张勇说,相信精明又精细的上海人,能成为这个新时尚的领跑者。

记者手记: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上海在全国要带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从7月1日起,这一条例将正式施行,这意味着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将迈入“法治时代”。

生活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任重道远,需要理念、制度、设施、技术等全方位的支持。别人还没有分,总要有人带头先分,分类设施还不齐备,可以把分类习惯先培养起来。不观望,不推诿,从自己做起,说到底,做好垃圾分类,守护的是大家共同的绿水青山、美丽家园。(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责编:蒋琪、付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