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一把小剪刀裁出时尚大产业(2)

2019-05-08 06:50栏目:商业时尚
TAG:

  在雅戈尔斥资1.6亿元、年产量达15万套的西服智能工厂里,车间顶部的传输带上,一块块布料、一件件西服正有条不紊地“滑行”着,游走在各个工位之间。每一名工人面前都有一块电子显示屏,可实时将缝制完成情况输入系统。

  今年9月,雅戈尔将在深圳开出全国首家时尚体验馆,接入互联网,消费者在门店通过3D扫描量体,最短两天就能拿到定制的西服。

  智慧工厂离不开智能设备。“从一根线到一件成衣出炉,需要无数双手的细心打造,‘一针一线密密缝’的背后,是每个细节都不敢疏忽的缜密。”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立军说,如今,新技术、新设备可以将这个过程变得更轻松、更有趣。

  在慈星的展示厅,记者见证了一次成型成衣设备“一根线进去,一件衣服出来”的神奇——只见织机上下翻飞,不到半小时,一件款式新颖的女式线衫便新鲜出炉。用慈星研发的这台设备,无论什么材质的纱线都可以织成衣服,而衣服的样式、图案、大小都可以由客户来决定。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与传统手工生产相比,可以节省80%的人力。

  “当一个工厂拥有几十台、上百台这样的高速智能成衣设备时,‘每一件衣服都独一无二’的工业化时代就将开启。”李立军说。

  海纳百川,天下“红帮”

  上海滩,一度是“红帮裁缝”的大本营和创业基地。受宁波重商、惠商传统的长期影响,原本“穷家难舍、熟土难离”的农民纷纷揖别故乡,四处谋生。一批宁波人率先掌握了做西服的技术,给当时来中国的外国人做西服,这正是“红帮裁缝”的起源。

  上世纪八十年代,鄞县和奉化一带,许多“红帮裁缝”传人重操旧业,开办西服厂。几乎每个村镇都做服装,慢慢地形成了服装产业集聚地的雏形。独特的手工艺,使宁波人生产制作的服装在全国迅速闻名。

  彼时,每个周六的晚上,上海国营服装厂里的老师傅们就坐上班轮,周日一大早到宁波,对各自家乡的小工厂加以指点。当晚坐上回上海的班轮,周一一大早再赶回厂里上班。雅戈尔、罗蒙、培罗成等品牌,都在“星期天工程师”的扶持下日渐成长。

  罗蒙西服厂,就请过当时最有影响的“红帮”师傅们。“红帮”传人余元芳、高级名师董龙清、陆成法等当时在北京、上海名盛一时的“红帮裁缝”汇聚在一起,依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带出了一批不断汲取新的时尚与技艺手法的“红帮裁缝”匠人,刀功、手功、车功、烫功,无一不通。

  时至今日,“红帮”已经成为了专做西服男装的一个制作工艺流派,而不单指宁波奉鄞之人,很多“红帮”传人甚至都已不是宁波人,只要是学做这派制作工艺的就可以被称为“红帮裁缝”。

  在周辉明的工厂内,记者看到了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裁缝大师,82岁的世界顶级裁缝圣·弗朗西斯科。周辉明打算建一个裁缝学堂,把知名“红帮裁缝”以及全世界服装学院的著名教授都引入学堂,弗朗西斯科就已经收了不少奉化徒弟。

  “你知道‘红帮’吗?”记者问弗朗西斯科。

  “知道,全世界都有‘红帮’。”他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