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共享汽车大溃败,公司倒闭、押金难退,在风口上为何就飞不起来?

2019-06-11 02:40栏目:汽车

共享汽车大溃败,公司倒闭、押金难退,在风口上为何就飞不起来?

  近日,德企戴姆勒旗下共享汽车品牌car2go发布官微称将在今年6月20日正式结束在中国的分时租赁运营业务,目前正在办理会员的押金清退手续。这一消息传出,无疑给正在经历倒闭潮的共享汽车赛道又蒙上了一道阴影。

  自从2016年刮起了“共享”这阵风后,不少车企和互联网企业都看上了分时租赁这块蛋糕,这使得共享汽车概念风靡一时。然而,仅仅过去了三年时间,共享汽车就失去了主角光环,有的押金难退,有的宣布公司解散,曾经被资本市场寄予厚望的似乎辜负了大家的期望。细数这些破败的共享汽车玩家就不难发现,其中不乏融资已达到B轮、B+轮的,但却由于重资产、重运营模式而面临倒闭危机。鉴于此,有人对共享汽车的未来发展不看好,认为共享汽车已经逐渐进入“大败退”时代,但也有人对共享汽车赛道依旧看好。除开那些倒闭的共享汽车玩家,易开出行、凹凸租车、PonyCar马上用车等运营着中的共享汽车玩家,正在采用“变重为轻”或与巨头合作的不同模式,继续着对共享汽车领域的探索。至于共享汽车这个故事还能讲多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答案了。

共享汽车大溃败,公司倒闭、押金难退,在风口上为何就飞不起来?

  众所周知,共享经济在2016年成为风口,整个社会都吹起了一股共享的风,共享汽车就是在那时候兴起的。据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的研究预测,中国的分时租赁汽车在2025年将会达到60万辆,未来中国共享汽车出行能够达到3700万人次每天,对应的市场容量是每年3800亿元,潜在需求带来的关联市场容量能够达到1.8万亿元的规模。这么大一块蛋糕自然引得众多资本的垂涎,不少互联网公司和车企都纷纷入局共享汽车市场。而在2016年,很多共享汽车平台都收到不同金额的巨额融资,行业融资达到760亿以上,这让大量的共享汽车平台有了足够的资本开启烧钱扩张大战。2016年上汽投资EVCARD,2017年长安出行线上运行,2018年5月一汽推出“开开出行”,同月“东风出行”首批共享汽车投入运营等。这些玩家包括一汽、上汽、北汽、长安、吉利、宝马等传统车企,还包括有车出行、滴滴出行等等互联网初创公司火炬头。而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已经注册的共享汽车企业和单位达到1600家以上,投入运营的汽车数量达到11-13万辆,整体市场规模达到28.5亿元。

  从背景来看,入局国内共享汽车领域的企业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以车企为背景的运营商,譬如戴姆勒的car2go、力帆的盼达、上汽的EVCARD等;一类是有着互联网背景的初创公司,譬如途歌、有车出行等;另外一类是有着传统租车公司背景的公司,例如神州租车旗下的icar、首汽的GOFUN等。在行业盈利模式还在摸索阶段的时期有这么多资本玩家进入,一方面无疑会加速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共享汽车企业烧钱的速度和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洗牌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从去年初开始,就有大量的共享汽车平台宣告进入危机。去年1月,广州途宽易租车宣告停止运营,去年5月“麻瓜出行”宣布逐步关闭租车服务,去年12月“途歌”被曝出退押金难以及平台拖欠大量供应商的款项。近期也有“盼达用车”频频出现“押金门”以及遭到大量用户投诉。高成本运营决定了这个盈利无望的烧钱发展模式会走向一条绝路,随之产生的大批跑路潮、倒闭潮、退款潮成了一种常见的事情。

共享汽车大溃败,公司倒闭、押金难退,在风口上为何就飞不起来?

  目前,共享汽车依然处于培育期,面临着来自很多方面的挑战。首先,共享汽车是一种重资产重运营重体验的新兴行业,停车点建设、车辆投放、维修保养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取得的收入却很难做到覆盖这么高的成本,这使得很多共享汽车的发展依然处于“赔本赚吆喝”阶段,这也是整个行业的“通病”。目前很多共享汽车平台都没能建立起清晰、透明、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还处于亏钱扩张的阶段,部分资本实力不雄厚的玩家势必会被淘汰出局。其次,资本催发共享汽车行业“野蛮式扩张”,很多平台只注重规模和用户扩张,无力深耕精细化运营,这使得整个行业普遍存在服务体验差、收费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大量的消费投投诉产生。再者,很多分时租赁产品、服务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和期待,子啊运营上也难以突破低频、随机、分散的困境。还有,共享汽车大多布局到人流密集的区域,这些区域一般都存在着土地紧张、充电设施稀缺等问题,停车、充电等难题将会是共享汽车玩家迫切需要解决的头痛问题。另外,在共享汽车投入运营后,部分用户会存在乱停乱放、不爱惜车辆、拒绝处理违章甚至恶意破坏等行为,如何提升用户素质以及规范用车行为也成了共享汽车玩家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