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希望工程“大眼睛”为什么能够牵动亿万人心?

2019-10-31 02:44栏目:新闻

20世纪90年代初,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青基会)委托,纪实摄影家解海龙拍摄了一组“我要读书”的照片,它们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其中有一张“大眼睛”的照片尤其引人注目。在那张黑白竖图中,手握铅笔的小女孩苏明娟抬着头,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因为这张照片,苏明娟被选为希望工程的“代言人”。

“很多人因此关爱我,更多的人因此为希望工程献了爱心。”苏明娟回忆当时的情景,非常感恩。

承载着苏明娟渴望读书眼神的照片引发社会各界对贫困失学少年儿童的广泛关注,也让捐助资金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1989年10月30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基会发起了一项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使命的公益项目——希望工程。截至2019年9月,希望工程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资助家庭困难学生599.42万名。目前,希望工程的内涵仍在不断丰富。

希望工程“大眼睛”为什么能够牵动亿万人心?

希望工程的“代言人”——“大眼睛”苏明娟。 解海龙摄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曾对希望工程进行过效益评估,并得出结论: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社会事业。

直击社会教育问题 希望工程应运而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80%的人口都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

1950年起,全国开展大规模扫盲工作。1956年,党的八大之后,我国开始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制度。1961年到1963年,党中央先后颁布《高校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提出了大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我国开始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会上,中央极其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邓小平曾强调,“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倡导全党全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路。“教育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然而,20世纪80、90年代的教育现状令人堪忧,据《瞭望周刊》报道:当时的中国,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小学生,平均每年有100多万。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经于1986年7月1日正式施行,但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每年要交纳的学杂费仍然是沉重的负担。

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亟待改善。1989年3月由共青团中央发起成立了中国青基会,旨在通过资助服务、利益表达和社会倡导,帮助青少年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

“我们这儿今年又欠收了,我又从学校出来了,我要背着口袋外出去讨饭……”这是河北涞源县桃木疙瘩村张胜利和吕成山小时候写给当时县政协副主席车志忠的信。1989年10月初,中国青基会河北调研组发现,全村14户人家共13名学生,其中有11名学生失学,张胜利和吕成山因为爱读书,常常靠收集头发换钱来交学杂费上学。

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昔日“大眼睛”,今日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兼职)、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团委副书记苏明娟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回忆:“1991年我上小学一年级,那时候学校根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校舍,就是旧社会的祠堂改建的,有窗户,但是没有玻璃,上面糊着纸,破了很多洞,冬天非常冷,也就是那时候解海龙老师拍了很多我们上课时的照片,其中就有那张‘大眼睛’。”

据解海龙回忆,1991年到大别山区采访时,有一个孩子闯入了他的视线,她不断地抬头看黑板,低头记笔记,这个女孩就是苏明娟。“我发现苏明娟的眼睛非常大,有一种直抵人心的感染力。”在苏明娟抬头的一瞬间,解海龙快速按下快门,于是有了后来经典的“大眼睛”。“回头看这张照片,我觉得苏明娟的眼神特别能表现孩子对读书的渴望。”

希望工程“大眼睛”为什么能够牵动亿万人心?

苏明娟(右)在安徽合肥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 人民网记者 罗旭摄

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承担着庞大的教育工作。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特别是贫困地区多、人口居住分散、义务教育规模庞大、教育经费短缺等,是中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希望工程自发起以来,始终奔走在帮助贫困失学少年儿童重返校园的第一线。根据政府关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方针,以民间的方式广泛动员海内外财力资源,建立希望工程基金,资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少年儿童继续完成学业、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以促进贫困地区事业的发展。

凝聚广泛的社会力量 爱心人士举不胜举

希望工程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它为大众参与援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少年儿童搭建了公益慈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