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为导弹事业保驾护航(2)

2019-08-25 16:43栏目:新闻

  董保存:“东风2型导弹首次试验,在飞行了21秒的时候,尾段着火了,25秒左右,发动机停止工作,最大的飞行高度仅达到3456米, 69秒后落地起火。这次试验失败对我国的导弹事业可以说是巨大的挫折,钱学森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勘察。他沉稳地告诉大家不要害怕失败,总结教训就是进步,我们一定要在困难当中杀出一条血路。

  1964年6月,重新设计后的东风2号导弹,通过了17项重大地面测试,正常飞行了一千多公里,准确命中了目标。1966年10月27日上午9点,带着核弹头的导弹划破天际,9分14秒之后,核弹头在一千公里外的罗布泊上空爆炸。在世界两弹结合实验的历史上,美国用了13年,苏联用了6年,中国只用了2年,从此中国的核导弹终于具备了威慑力和实战能力。”

  在导弹研发领域不断探索前行的同时,钱学森又将目光投向火箭探空事业。1964年6月,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钱学森认为火箭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建议国家尽快制订卫星发射计划。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为导弹事业保驾护航

1986年6月,钱学森到航天部办公楼畅谈航天事业30年。

  董保存:“我国实际上早在1959年就明确了探空火箭要起步,因为种种原因中间搁置了一段时间。1968年,一个负责统筹卫星研制工作的专门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首任院长。

  担任院长之后,钱学森首先想到的是人才,他从我国各个行业抽调了一批年轻的专业骨干来组建空间技术研究院。我们熟知的另一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大批我们后来耳熟能详的科学家,他们被称为航天十八勇士。这十八勇士在钱学森的统领下,对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为导弹事业保驾护航

钱学森在发射现场指导。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拖着巨大的火焰飞向太空。15分钟后,在新疆喀什观测站获得了卫星数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到了东方红的乐曲。这标志着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了,我们的航天梦已经开始付诸现实。

  1970年5月1日,钱学森和一些同志作为科研人员代表在天安门参加庆祝活动,毛主席和他们一一握手,对他们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这一年钱学森59岁。后来钱学森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对于这个事情曾经有过一段很经典的话,他说无论是导弹还是原子弹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都有上千名科学家参与,我们只不过是其中一份子,所有的这些成就如果没有大家共同努力根本不可能实现。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为导弹事业保驾护航

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我国“两弹”成功试爆。

  1991年,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直到今天,我国只有钱学森一个人获得这个荣誉称号。”